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渔业经济 字号:
中国主要食用海产品生产溯源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5:53  | 文章来源: 香颂

海产春秋

——中国主要食用海产品生产溯源

作者:郑珂

《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在2008年7月访华时评价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计划生育和淡水渔业”,这个评价基本得到了我国著名渔业专家的肯定,中国渔业可以坦然接受赞扬。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唐启升在认为布朗先生的评价颇有道理的同时,也指出布朗先生可能没有注意到,我国的海水养殖,尤其是大量的贝类、藻类产品的养殖,还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大气环境方面也发挥了相当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认为布朗先生的评价还不够到位,他忽略了中国的海水养殖(也许是因为翻译的疏忽),我国的海水养殖产量已取得长足进展,成为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海洋渔业的许多科研领域,尤其是苗种繁育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带来了产业的一次次新发展,海水养殖业为我国甚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渔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从事捕鱼作业,不断出土的捕鱼工具显示我国古代用以捕鱼的工具已十分精细,当时人们的生活已与捕鱼业关系十分密切。海水养殖在我国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汉代之前我们就进行了牡蛎(俗称海蛎子、蚝)养殖。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被贬儋州(海南岛)时,即喜食牡蛎;到宋代又出现了珍珠养殖法,珍珠贝养殖最先始于我国,合浦、北海、东兴被誉为“珍珠故乡”;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形成了鱼类、虾蟹类、贝类、藻类以及棘皮动物(如海参、海胆)等多品种、多元化养殖的格局。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

1   2   3   4   5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