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培清
冷战时期,北极处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前沿地带。环北冰洋地带密布着攻击性武器、预警系统和拦截系统,冰盖下有核潜艇逡巡,北极地区被高度军事化。这种形势使得北极地区的国际合作举步维艰。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美苏关系迅速转暖。1986年1月1日,戈尔巴乔夫对美国听众表达问候,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也在广播中向苏联听众表示新年问候。这是自1973年以来,美苏最高领导人第一次互致问候。
戈尔巴乔夫认识到,苏联的安全只有通过政治手段才能解决。1987年10月1日,戈尔巴乔夫巡视苏联北方军事重镇摩尔曼斯克,发表了标志着北极政治及冷战状态重大转折的讲话。戈尔巴乔夫指出,北极不只有北冰洋,还是三个大陆的交合点,这是欧亚、北美和亚太地区各国人民彼此来往的前线。戈尔巴乔夫认为,全世界的矛盾聚焦于北极地区,主要核力量环绕北极分布,北约在挪威、丹麦和加拿大的军事存在正在加强,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也在格陵兰岛布设,形势正向着不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戈尔巴乔夫呼吁东西方开展多边或双边合作,把北极变成和平之极。
2002年11月11日,曾任前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回顾冷战。同时,他还对当今一些世界重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CNSPHOTO供图)
戈尔巴乔夫的倡议包括六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