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海权 字号:
太平洋与东亚沿海的海洋战略角逐(下)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22 11:31  | 文章来源: 香颂

1999年5月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将各国延伸大陆架界线申请的最后期限统一调整到2009年5月31日。2001年12月,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递交申请的国家,希望延伸北极海、白令海、巴伦支海、鄂霍茨克海等四个海域的大陆架界线。2002年6月,联合国以数据不足为由驳回了俄罗斯的申请。受此影响,日本认识到申请延伸大陆架界线决非易事。为实现大陆架延伸计划,日本内阁于2002年6月成立了由内阁官房、防卫厅、外务省、文部科学省、水产厅、资源能源厅、国土交通厅、海上保安厅和环境省组成的大陆架调查联络会议。2003年6月,该联络会议之下又设立了由海洋科学和国际法专家组成的大陆架调查评价、建议会议。2003年12月,内阁官房增设了大陆架调查对策室。2004年8月,大陆架调查联络会议改组、扩大为以官房副长官为议长的有关省厅关于大陆架调查、海洋资源等联络会议,并制定了《划定大陆架界限的基本构想》,以分阶段、按步骤地实施大陆架延伸战略。即在2007年12月前完成大陆架地理数据勘测,2008年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2009年5月前向联合国递交详尽的书面申请资料。

为实现大陆架延伸以扩张海洋国土的梦想,日本朝野各党纷纷提出各自的主张与建议。2004年6月和2005年3月,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和自民党促进大陆架调查议员联盟先后向政府递交了《维护海洋权益九项提案》和《维护东海海洋权益的紧急提案》,主旨是敦促政府设立海洋权益阁僚会议,制定并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海洋政策,加快大陆架调查进度,强化钓鱼岛周边海域的警备、监视体制。与此同时,日本学术界也纷纷从科技和国际法等角度对延伸大陆架问题展开研究,并多次组织召开由联合国及国际知名海洋法专家参与的国际研讨会。

寻找各种借口,扩大海上军事活动范围

日本认为,它从非洲和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石油需求的 90%,其中绝大部分途经马六甲海峡,因而把台湾海峡、南中国海海域至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当作维系日本经济命脉的“千里生命线”。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就提出海上自卫队的任务就是要保卫海上 1000 海里的生命线。1995年,日本发表新的《防卫计划大纲》中,将海上自卫队的活动范围由70年代设定的1000 海里海上交通保护线,扩大到2000 海里,将澳大利亚和马六甲海峡包括在内。随后,日本不断寻找机会扩大军事活动范围,1999 年,日美修订《防务合作指导方针》,通过了《周边事态法》,日本将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亚洲大部分地区划入所谓周边事态的范围。2001年10月,日本又借美国推行全球反恐战略的战时机通过了《反恐特别措施法》等三项法案,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日本派大型战舰经过东南亚海域抵达印度洋,军事活动范围比过去又进一步扩大。2003 年、2004 年日本先后通过数条“有事法制”,标志着自卫队实现了从“本土防御型”向“海外干预型”的根本性转变。

近年来,日本不断以打击马六甲海峡海盗为借口向东南亚进行扩张,企图通过与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进行联合海上军事演习、提供技术援助、组建联合海上巡逻队,增强日本在马六甲海峡的存在。日本认为,海盗问题是可以用来提高日本海外地位的工具,是日本派遣军队到海外合法的一个机会,且可进一步使日本的安全政策“规范化”。早在2000 年 2 月,日本就试图提议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组建海上反海盗巡逻队,意图借机将军事影响力涵盖马六甲海峡,由于海峡沿岸国家主权意识的敏感而应者寥寥。为维护“海上生命线”的畅通,日本以“协助美国打击恐怖势力”为名,于2002年12月派遣海上自卫队最先进的“雾岛”号驱逐舰前往印度洋。2003年4月,日本又利用伊拉克战争之机再次向印度洋地区派遣海上自卫队,并两次延长执行任务的期限。与此同时,日本还利用打击“海盗”的名义,多次派海上自卫队参加由美国及东南亚国家举行的多国联合军事演习。

图片注释:

环太平洋2008多国联合军事演习(RIMPAC-2008)目前正在进行,这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主导的规模最大的联合演习。今年的“环太平洋”演习时间长达五周(6月29日至7月31日),演习将动用约35艘舰只、6艘潜水艇、150多架飞机,兵力约达2万人,演练项目包括侦察、扫雷、海上拦截、两栖作战、防空、反舰、反潜攻击等,使用的武器包括鱼雷、舰炮和导弹等,以提高多国协同作战能力。参演国由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智利、荷兰、秘鲁、韩国和新加坡等10国组成。

      1   2   3   4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