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海洋人物 字号:
不为逆境的理论物理学家束星北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7 11:11  | 文章来源: 香颂

作者:李明春

(上)

束星北是世界华人科学家楷模 爱因斯坦的中国助手。1907年,束星北出生在江苏南通。他早年留学英美,后回国受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之聘,任浙江大学物理学教授多年,他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的老师,与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齐名。上个世纪50年代,束星北开始遭受批判,颠沛劳苦,沉沦22年后始见天日。

束星北不仅是科学家,他又是天赋极高、富有激情的“诗人”。他为了求真,直言不讳,在他身上,有一种学界罕见的“骑士”精神与英雄豪侠的气质。也因此有人认为,他身上最饱满的地方,恰恰是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最为贫瘠的地方。

束星北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然而却经受了人世磨难。束星北的理论物理修养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难有比肩者。爱因斯坦、玻尔等大师是他的榜样,他要做的就是跻身其中。他的教育才华在当时也是无人可以企及,他启蒙并培育过一批国内外顶尖的物理学家,如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长吴健雄,还有与杨振宁共同荣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中国核武器试验的创始人之一程开甲等。

束星北是,他留给后人的财富:他学而有道家之气,诲人有儒学之风,行者有离骚之魂。

1972年10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会见回国访问的李政道博士。谈话中,周总理不无忧虑地说到中国科学和教育人才的“断层”问题,希望李政道博士能为此做些工作,如介绍一些海外有才学的人到中国来讲学。李政道当即坦率地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中国其实并不缺乏解决“断层”问题的人才和教师,只是他们没有得到使用,比如我的老师束星北先生。

束星北,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仍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名字。但在六十多年前,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玻尔却知道中国有一个非凡的束星北。

束星北到底是谁呢?

连许多搞物理的人也并不一定清楚,他们甚至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差点被历史遗忘的人,竟然做过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老师,曾留学美、苏、德、英等国,他是杰出的物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曾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但是,他的社会关系复杂,他有着国民党中央陆军学校物理教官的身份;他直言快语、敢说敢做,黑白分明、嫉恶如仇的个性,终究使他成为“历史反革命”、“右派”,等待他的只能是被捕、劳改。但他追求科学矢志不够,追求真理刚真不阿,追求人格宁为玉碎,不求瓦全。正是为此,他在身陷逆境时被发配去打扫厕所。在饥饿的日子,他被迫将花生连泥带壳一起吞下,甚至还会因为偷吃了一个地瓜而被无情揪斗。可他最痛苦的,不是饥饿,不是打扫厕所,而是不能搞科学研究院。他在劳改期间看到报纸上报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的消息,他不禁在家里嚎啕大哭,他为自己有力不能出,有志不能酬而痛心。他哭的如此伤心,让全家人为之震动,因为家人从未见过他流过眼泪。他不无遗憾地嘴里止不住念念有词:“本该是我做的,本该是我做的……”

曾是束星北研究生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程开甲,如此评价他的老师:“那个时代,像束星北这样集才华、天赋、激情于一身的教育学家、科学家,在中国科学界是罕见的。”

1   2   3   4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