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海洋人物 字号:
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7 11:10  | 文章来源: 香颂

党心未泯

“在中国,当科学家挺自豪。”曾老这样说。在曾老去世的那间办公室里,办公桌上那个普通而特殊的茶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说它普通,它只是一个陶瓷茶杯,讲它特殊,上面印有漂亮的隶书字:“1921—1993年庆祝建党72周年,赠曾呈奎”。曾老的秘书周显铜教授介绍:1993年,海洋所在建党72周年时,赠给每名党员一个茶杯。“曾老很珍惜,一直用了10多年。有一次曾老没拿稳,不小心把杯盖摔碎了,他也没舍得丢掉,又让我另外找到一个杯盖,配上了。他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值得珍惜的荣誉”。斯人已逝,曾老为何如此珍惜这个茶杯,我们已无可请教求证,但是我们可以循着他入党的足迹,一窥其中蕴藏的大义。出生于华侨世家的曾老,从小就胸怀富国强邦的梦想,年轻时满怀一腔爱国激情。费修绠教授说:“曾老非常爱国,一生立志要为祖国争光,要为中国人办好事。”1926年曾老参加了“反对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的爱国运动,曾被校方开除;1940年赴美攻读博士,仍时刻关注着饱受日本欺凌的祖国;1946年,获得理学博士后,他不惜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决然地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到原山东大学任教,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她贫穷落后才更需要我们去建设。”“我在山大任教时,美国兵强占山大校园,一座校园被铁丝网一分为二,我和童第周、冯沅君教授等联名上书,强烈要求归还被美国强占的校园。”曾老曾回忆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我们渴望有一个稳定强大的祖国,有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而每个科学家都有一颗愿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力量的心。”

说到曾老的爱国之心,记者想起了亲历了一件往事。那是90年代初,山东省科技兴海现场会在潍坊市召开,会上曾老陪同原国家科委和山东省政府领导一同前往烟台、威海现场考察。到威海时曾老提出抽空要去一下刘公岛,凭吊为国捐驱的北洋水师。在刘公岛,我与科技日报的一位记者陪同曾老参观了北洋水师纪念馆,在丁汝昌、邓世昌的腊像前曾老伫立了很久。走出纪念馆曾老提议同记者一起照张像,他对记者说:北洋水师悲壮的历史,中国人永远也不能忘记,我不能忘,你们更不能忘。

1956年,曾老开始申请加入共产党,并于1966年由基层党组织讨论通过。按当时规定,因为他的职务太高又是高级知识分子,必须经中共青岛市委审批。正待审批时,“文革”开始,入党之事被搁置起来。当阴霾散去,科学的春天来到时,他又一次申请入党。1980年1月,曾老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长者丹心

入党后,年已7旬的曾老仍然精神焕发,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头度过每一天。1980年,曾老不顾71岁高龄,率队赴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他头顶烈日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冒着40多度的高温徒步走在灼热的沙滩上,脸上晒爆了皮也全然不顾。当时西沙晚间供电到10时,他就用蜡烛作光源,通宵达旦地在显微镜下分析鉴定当天采集的标本。哨兵不解地问周显铜秘书:“这老头是干什么的,怎么他每晚都不睡觉?”当周秘书介绍情况后,哨兵竖起大拇指:“中国还得靠这个,这才是真本事。”曾老说:“我培养出来的学生,我鼓励他们出国深造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但学成后我希望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

2004年1月,海洋所侯宝荣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海洋所举行庆祝大会时,曾老在两名学生的搀扶下出席了大会。自2003年4月后,由于年龄与身体原因,曾老已谢绝了参加一切社会活动。这一次令侯宝荣院士感激不尽。在授记者采访时,侯宝荣院士说:这充分说明曾老对科学的尊重,对晚辈的爱护,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那天曾老也十分兴奋,尽管身体不便,他依然与侯宝荣院士合影,以示真诚的祝贺。

      1   2   3   4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