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港近海是渤海湾的中心海域,离开海冰现场,记者来到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前面看到的冰情在这里得到了证实。该站副站长胡延忠介绍:“我们的监测人员正在海上进行冰情监测,上午监测的情况是,天津临港工业区、海水浴场和南港工业区等附近海域的冰情主要是固定冰和浮冰。固定冰主要是搁浅冰,近岸宽度在500米~2000米左右,一般冰厚为15厘米~25厘米,最大的冰厚可达40厘米,一般堆积高度为0.5米,最大堆积高度可达2.5米。”
就在记者准备离开时,国家海洋预报中心远程视频会商会召开,记者旁听了一个小时,从会商会上了解到,预测渤海湾1月19日~23日最大浮冰区范围为20海里~30海里。中国海监第二支队的周生亮支队长告诉记者:“一个多星期前接到上级关于渤海提前进入冰期,出现30年来同期最为严重冰情的通知,我们立即向各用海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通报了这一情况,并提醒密切关注冰情的发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东进辽东湾
1月20日一大早,中国海监第二支队副支队长何建苗陪同记者沿渤海湾东进,在天津北塘港和蔡家堡港看到,所有进港和靠岸的渔船都被冰封,上百艘渔船结结实实被冻在一起,场面十分壮观。寒风中渔船上少有人活动,而各船上猎猎飘扬着的国旗似乎在彰显着渔民不屈不挠的闯海精神,誓与冰灾抗争。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曹妃甸港区,适逢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的观测人员在港内监测冰情。监测人员告诉记者:“曹妃甸港因为由陆岸向渤海内延伸了20千米,港外的水深较深,所以这里没有固定冰,只是有些浮冰。前几天由于持续低温港内几乎积满了浮冰,但对船舶进出港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近两天气温有所回升,港内的浮冰明显减少了许多。”寒风呼啸,雪浪翻滚。只有20分钟,记者的手、脸和耳朵便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可观测人员却要在寒风中的海岸上观测几个小时,真不知道他们该如何熬过这艰难的工作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