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氏龟
肯式龟分布于北纬8°~60°,西经10°~97°之间的海域。肯式龟的体色为橄榄绿色,体型比丽龟要小,成熟的个体背甲直线长可达59~73厘米,体重25~54千克。
肯式龟与丽龟在外观上十分相似,仅颜色不同,然而,骨骼结构及遗传分析却显示它们的祖先早在三四百万年前就因中南美洲陆脊隆起而分离。和丽龟一样,成熟的雌龟也会在白天集体上岸产卵。肯式龟是目前所有海龟中数量最少的种类之一,虾拖网的意外捕获是它数量减少的主因。
太平洋丽龟
太平洋丽龟是海生龟类中最小的一种,一般甲长60厘米左右,不超过80厘米。其头背前额鳞2对,肋盾多,6~9对,第一对与颈盾相切,腹部有4对下缘盾,每枚盾片的后缘有一小孔。其四肢扁平如浆,头、四肢及体背为暗橄榄绿色,腹甲淡橘黄色。太平洋丽龟一般分布于北纬35°~南纬30°之间海域,在东太平洋,分布于加利福尼亚湾至智利,在西太平洋向北分布到日本的南部,但主要集中于热带海域中。
丽龟为肉食性动物,是海龟中最凶猛的一种。它和肯氏龟与其他海龟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会在白天集体上岸产卵。丽龟在全球只有五六处的主要产卵沙滩,种群数量较绿海龟略少,公海渔业的意外捕获是它们最大的生存危机。
棱皮龟
棱皮龟又名革龟,北纬60°~70°到南纬48°的海域皆有,是分布最广泛且潜水最深的海龟,据文献记载可潜至1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棱皮龟是唯一一个还未灭绝的棱皮龟科成员,它们身形庞大,体重惊人,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龟。棱皮龟的外形和生理构造同其他龟存在明显的差异,它们带有棱脊的背甲主要由柔软的连接性组织构成,而非角质盾片。它们的新陈代谢速度相对其体型要快了3倍。它们的庞大身躯以及脂肪可以使其身体的温度维持在18℃以上。一些科学家猜测棱皮龟可能象哺乳动物一样能自身产生热能,但这一猜测至今还未被证实。棱皮龟体长可达2.7米以上,体重能超过900千克,其前肢比其他海龟在占身体比例以及绝对尺寸上都要大出很多。
棱皮龟是所有海龟中唯一在大洋中生活的种类,它们的活动范围与公海渔场重叠性高,特别容易遭到意外捕获而死亡,也很容易将海上漂流的塑料袋或垃圾误认为是水母吞食而死亡,产卵地区的居民也会大量挖掘龟卵来吃或出售牟利。棱皮龟目前在大西洋的数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在太平洋却有面临绝种的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