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海龟要想存活下去,必须在出巢的48小时之内顺利抵达大海,从而避开天敌找到食物。”
不同于同属于冷血爬行动物的鳄鱼,海龟妈妈是不会帮助他们的孩子打破卵壳从巢穴里爬出来的,小海龟必须自己来完成这件事情。千百万年的进化赋予小海龟与生俱来的一个工具——长在上颌上的一颗利齿。这颗牙齿在小海龟出生后不久就会脱落。然而破壳而出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小海龟需要用几天时间挖开沙土回到地面上的现实世界中来。小海龟出巢一般选择在气温凉爽的夜晚或者暴雨时,一旦决定出巢常常是几十甚至几百只小海龟蜂拥而出冲向大海,这样可以避免被天敌逐一捕食。他们会爬向最亮的地平线,在没有人工光源干扰的情况下冲进大海,开始海底世界的万里征程。
小海龟冲向海洋是和死神赛跑的一场竞赛,动作稍慢的个体就会死于脱水,或者被鸟类和螃蟹等天敌捕获。进入大海后,小海龟会被海浪带到广阔的大洋中,在这里成长到性成熟期。海中虽然比陆地上安全得多,但是依然危险重重。在过去,海洋中的鲨鱼等肉食性鱼类以及海鸟都会捕食小海龟;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海洋中不时出现的废弃鱼网、塑料袋常被小海龟当作食物吞下。生存对于小海龟来说十分艰难,大约每1000只小海龟中只有1只能够活到成年。
如果您有幸能够去海龟栖息地游览,有一些简单的事情需要注意:在海滩上散步时不要用手电筒照射海龟的面部,这种举动可能会使海龟终止产卵,也可能使周围的海龟感到危险而放弃筑巢;不要触摸正在产卵的海龟的头部,特别是红海龟,它们有着有力的咬合肌,可能会咬伤人;在海龟开始产卵前不要靠近,否则警觉的海龟可能放弃产卵返回大海;不要挖掘巢穴,这样做会带入细菌,引起海龟蛋腐败。
海龟常常为了繁衍后代,从数百甚至数千英里以外迁徙到它们的栖息地,这在动物王国中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壮举。更加令人惊叹的是,离开繁殖地数十年的刚刚成年的雌海龟竟能从千里之遥的海上准确找到自己出生的那片海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海龟迁徙的机制和路线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讨论的焦点。对海龟迁徙行为的研究,对海龟保护政策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海龟一生之中都在不断进行着迁徙,甚至从一出生,小海龟对游泳就有着天生的狂热。
一只小海龟要想存活下去,必须在出巢的48小时之内顺利抵达大海,从而避开天敌找到食物。例如,很多生活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中的海龟,它们出生后就大部分被卷入墨西哥暖流。这股洋流中充满了可以作为食物的马尾藻,并且很少有天敌威胁海龟的生存。小海龟就随着洋流在大西洋中漂泊数年,直到成年之后才再次靠近海岸。经过研究发现,尽管这些幼年海龟都要花费几年的时间随着北大西洋环流漂游,但是不同的海龟之间并非都严格遵守同一条漂流路线。有些海龟只选择了一条迁徙路线;而有的会先择一条以上的路线,部分个体会在马尾藻海中直流更长时间;而少量个体偏离了路线,进入地中海区域。
年轻的海龟通常在选择靠近海岸的区域作为生长发育的栖息地。一旦他们达到性成熟,他们就会离开原有地区选择一个新的栖息地。除了繁殖季节,海龟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了新的栖息地。当海龟到了繁殖期,它们就会离开自己的栖息地,迁徙到到繁殖地交配产卵。这种定期的迁徙贯穿于海龟的一生。
“海龟生命中超过90%的时间都用在了觅食、迁徙、交配这些远离人们视线的活动上。了解海龟的这些活动是目前海龟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广袤的海洋中,海龟常常被卷入湍急的洋流中,它们的头只能伸出海面几英寸因此无法眺望远处,它们也没有路标可以参考。但是即使有这么多困难,海龟依然可以跨越几千里准确找到一片海滩进行产卵。他们这种神奇的导航能力一直是动物界的未解之谜,几代研究者都试图揭开这个秘密。
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假说是,海龟能使用一种全球定位系统(GPS),定期往返航行于浩瀚的大洋之中。但与依靠卫星信号的人类不同,海龟似乎能够感受到地球磁场,并且能够检测出磁场的不同强度。海龟能够分辨作用于地球表面的磁力线的倾斜角度,也就是说,它们“可能具有全球定位器官”。在海龟航行的大部分水域,磁场密度和倾斜面会随方向不同而变化,形成一个类似经纬线的网络,这些区域中的任意一点,都能用唯一的一组密度和倾角确定。所以,能够检测到这两个参数的海龟,便可以在大脑中“绘制”出一张用来导航的“磁场地图”。
目前的实验似乎也证实海龟确实有这一能力。美国的一位研究人员在佛罗里达州墨尔本海滩附近捕捉了24只小海龟,并迅速将它们转移到临时实验室后院的一个大水盆中。接着把它们绑住, 让它们虽然可以游向任意一个方向,但是却只能在原地划水。研究人员在水盆外放置了一个有两层楼高的大线圈模拟地磁场。通过磁场的轻微改变,让小海龟误认为自己在“家乡”以北或以南340千米的地方,于是小海龟开始在水盆中踏上向南或向北的“回家”路。这一实验结果表明,海龟知道自己在磁场中所处的位置,并能根据这一信息来计划自己的路线。
海龟迁徙天性的研究对保护海龟至关重要,特别是为了保护海龟的栖息地,我们必须知道这些栖息地在什么地方,海龟在栖息地的活动以及海龟的迁徙路线。目前对于海龟筑巢和繁殖的研究很多,因为这些地方是海龟集中出现的地域,很容易被发现,因而对海龟的保护工作也主要针对这些海龟繁殖地而开展的。但是,我们不能够忽视的是,在海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时间花在了繁殖地,它们生命中超过90%的时间都用在了觅食、迁徙、交配这些远离人们视线的活动上。了解海龟的这些活动是目前海龟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
为了在海龟的整个生存范围内对海龟进行保护,科学家必须对海龟在水中的动向和行为进行了解。目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当海龟完成产卵返回海洋的时候,给它们后肢悬挂一个标签,标签上注明了特定的编号和寄回的地址。当人们发现标签并把它取下寄回,就能得到海龟动向的相关信息。通过这种方法,科学家发现在哥斯达黎加海岸产卵的海龟分布在整个加勒比海,其中最大的一群分布在尼加拉瓜的米斯基托海岸。目前这一地区已经采取措施,当地人猎杀海龟的活动在这里被限制。虽然使用标签给人们提供了海龟动向的重要信息,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例如,海龟在迁徙途中的行为情况如何并没有得到确实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