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字号:
海豹一家亲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8-23 09:00  | 文章来源: 香颂

莫知

追溯海豹进化的轨迹,描摹海豹的家谱树

和其他的鳍脚类动物一样,海豹是水栖性的食肉动物,多数种类都喜欢群居生活,为一雄多雌制,雄兽体型普遍比雌兽大。海豹的牙齿和陆栖的食肉动物相似,但是四肢特化成鳍状,身体外表光滑,体型呈纺锤型,非常适于游泳。

鳍脚类动物的身体特质注定它们更适于在水中生活和觅食,但是繁殖和休息时仍需回到陆地,因此,每到海豹的繁殖期,就能在海滩上看到成大群云集的海豹,场面蔚为壮观,此时也是海豹天敌们进行捕食的最好时机。

鳍脚类动物身上厚厚的脂肪层或者毛皮可以抵御海水的寒冷,因此也给它们招致了杀身之祸。长期以来,人们常为了获得脂肪和毛皮而对其大肆屠杀,它们在繁殖期在岸边云集的习性也是导致容易遭受捕杀的原因之一。现在,有不少海豹种类处于濒危的状态,还有一些种类已经灭绝。

鳍脚类现存有三个科,可以归为两大类,其中海狮科和海象科属于耳海豹类,海豹科又称为无耳海豹类。耳海豹类有小的外耳壳,肺活量大,氧气多储存于肺中,游泳时主要靠前肢推动,在陆地行走时后肢向前折叠,靠四肢行走,可能起源于熊类;无耳海豹类,无外耳,肺活量小,氧气多储存于血液中,适合深潜,游泳时主要用后肢推动,在陆地行走时后肢不能向前折叠,需要靠身体蠕动来行走,比较笨拙,可能起源于鼬类。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为什么海洋里会有鳍脚类这样的动物,在进化的历程中,它们或许曾经登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又重新回到海洋中生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证据表明,鳍脚类的祖先大约出现在2300万年前的晚渐新世或中新世早期,也正是温暖的第三纪到更冷的新生代的过渡时期。

即便我们有机会在海洋馆里观赏到这几种动物的现场表演,但是,还是有许多人分不清楚海狮、海象和海豹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从它们的名字中,你就能看出发现不同特点的端倪。

海狮科成员体型比较修长,四肢长而有力,不仅在水中非常灵活迅速、追逐鱼类或其他动物为食,它们在陆地行走也比较灵活,是鳍脚类中在陆地上最灵活的。由于它们的智力水平非常高,加上在陆地上比较灵活,一些种类常被海洋馆驯化用于演出。

海象科仅包括海象一种,是特产于北冰洋海域的海兽,它们的犬齿发达,好似象牙,因而得名。海象体型巨大,主要用獠牙在海底挖掘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有时也吃鱼类、植物甚至其他海兽。成年的雄性海象体重超过一吨,虽然和海狮一样可以用鳍状肢在陆地行走,但是远不如海狮类灵活。

1   2   3   4   5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