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海权 字号:
浅析海洋战略方向的军事危机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22 14:55  | 文章来源: 香颂

海洋资源的争夺

大工业时代是大量消耗陆地资源的时代。随着人类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人们发现陆地资源已经到了濒临枯竭的边缘,而且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构成了严重的污染。随着各国海洋意识的增强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海洋这一储量极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清洁资源库的争夺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现今人类探明的、有能力加以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集中在近海海域,而近海海域又是岛屿主权与海域划界纠纷的集中地。欧洲北海地区的“鳕鱼大战”由此而发,南海岛屿主权争端实质上也是缘于海洋资源的争夺。可以说,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能力与规模不断加大,围绕海洋资源争议而爆发冲突与危机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加大。

海上交通运输线的保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权主要是一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不受侵害的权利。而赢得这种权利的关键是自由利用世界贸易所必需的交通线,特别是海上交通线的权利。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利用海上交通线主要体现在石油与经贸运输领域。

海上的石油运输线点多线长,在危机或战争期间就成了最易受到对手威胁的薄弱环节。石油匮乏的国家于是将石油海上运输航线的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利益的高度,强调对海上运输线的安全保障。海上石油运输线所经之处往往都是战略要地,在战争或危机状态下,也就成了众矢之的。日本很早就将从日本经过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前往中东的航线称为“生命线”,宣布战争时期日本将保护1000海里海上运输线的安全,为此日本不顾和平宪法的约束,大力发展海上军事力量。

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世界各国都会对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国家间发生冲突或危机的情况下,海上运输线将成为冲突双方争取主动的重要目标,同时也可能发生一方以海上运输线的安全相威胁、制造紧张局势的情况。

海洋方向出现的哪怕是微小的利益冲突,都会使当事各方寸步不让、外部势力的介入不遗余力。

海洋战略方向的军事危机主要呈现出以下诸多特点:

危机的多发性与突发性

人类社会迎来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在海洋方向却呈现出“发展与争夺”的特征。海洋方向出现的哪怕是微小的利益冲突,都会使当事各方寸步不让、外部势力的介入不遗余力。此外,海洋方向军事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表现形式更是难以准确预测。

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爆发危机是必然的,但在古巴海域因导弹部署问题而引发的危机对于美苏双方来说都是始料未及的。危机产生的突然性使决策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这种压力的存在,决策者在危机发生时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危机的性质、对手的目的及危机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决策也容易出现失误,给已方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