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大帆船 15-16世纪葡萄牙人用于航行探险的主要交通工具,船尾的上层是指挥部。
其次,中世纪晚期以来,欧洲人口的增长、城市国家之间竞争压力的增长、内外贸易的发展都“驱使商人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这一点在葡萄牙的率先兴起中仍然能够得到解释。西方首先进行海权扩张的主角并非欧洲大国,而是偏处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西班牙,这一直是人们颇感困惑的一个谜团,因为“很少有人想到葡萄牙会担当这个角色的候选人。”世界体系论的代表人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从经济的角度看,葡萄牙商业经济发达、资本充裕,且有从事远距离贸易的丰富经验;同时商业经济的发展也助长了葡萄牙的冒险精神。对此,恩格斯解释说“在十五世纪末,货币已经把封建制度破坏和从内部侵蚀到何等程度,从西欧在这一时期被黄金热所迷这一点看得很清楚。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然而,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中国不断通过“在东南部地区发展稻米生产谋求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农业基地”,而进行“内部扩张”,进而使其缺乏进行外部扩张的动力,同时也使更多的人力限制于农业生产之内;另一方面,中国缺乏进行国际贸易的动力与动机,“中国人虽曾航海数千里,但完全是出于非经济方面的原因。他们对贸易毫无兴趣,只是将诸如长颈鹿一类的奇珍异兽带回自给自足的祖国,以取悦他们的皇帝。”
第三,15—16世纪,欧洲已经出现了“民族君主国”,确立了王权控制下的国家主权,率先进行海权扩张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都是最早建立的“民族君主国”,而他们之间的权势竞争促使其向海外扩张并展开争夺。“欧洲没有一个国王颁布禁令,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相反各民族君主国展开了狂热的竞争。”与此相反,“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动力和社会地位,无力向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皇帝的敕令挑战。因而中国人将其令人生畏的才能和精力转向内部,从而自愿放弃了在欧亚大陆,最终在世界事务中的领先地位。中国这些非凡的远航探险到1433年由于皇帝的命令而突然中止,中国的皇帝能够并的确发布过一道道对其整个国家有约束力的命令;欧洲绝无这样的皇帝,只有一些对抗的民族君主国,它们在海外冒险事业方面互相竞争着,而且,没有任何帝国当权者阻止他们这样做。”
西班牙哥伦布广场上的哥伦布像。大航海无疑使西班牙迎来了自己最为辉煌的时代。
海洋是地球体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综合上述分析以及海权兴衰的历史,都表明海权兴起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甚至是从葡萄牙海权兴起后世界海权兴衰所遵循的一条历史逻辑便是,资本及其商业利润的扩张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决定海权能否长久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作为葡萄牙、西班牙继任者的荷兰海权的兴衰同样证明了这一点。荷兰摆脱西班牙的封建统治后,资本主义获得了极其迅速的发展,其特点是以商业资本为主。事实上,早在尼德兰革命之前,“荷兰人在波罗的海的贸易中一直发挥日益增长的作用。他们在中世纪晚期站稳脚跟,到16世纪初逐渐取代汉萨同盟诸城市。他们的整个波罗的海的贸易在16世纪走了一个上升曲线,1560年左右达到最高点,当时70%的贸易为他们所控制。尽管尼德兰革命时期多少干扰了波罗的海的贸易水平,荷兰人到1630年就弥补了他们暂时的下降。”“一旦尼德兰内部的政治斗争趋于稳定,荷兰人就不再仅仅是波罗的海的贸易中心,而一跃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尤其是伴随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的转移,阿姆斯特丹作为连接欧洲与外部世界尤其是东欧和西欧的纽带,已经“变成欧洲经济的三重中心:商品生产、转运中心和资本市场。”在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商业和国际贸易占有十分突出的优势,这种情况决定了荷兰海上力量的发展,使它可能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成为17世纪的海上霸主。英国著名的海洋军事专家安德鲁·兰伯特指出“他们拥有强大的海上经济实力,又有和西班牙长期作战的经验,其海军实力非同寻常。荷兰共和国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北海渔业以及波罗的海的贸易,它还从地中海、西印度群岛和东印度群岛等长期贩运中获得巨额商业利润。”
此外,荷兰的造船业是最发达的工业部门之一。在造船业兴盛的时期,荷兰同时开工造船达几百艘,仅阿姆斯特丹一处就有几十家造船厂。到17世纪中期荷兰已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商船队,其船舶总吨数相当于当时英、法、葡、西四国的总和。航海业的发展,保证了荷兰对外贸易的优势。当时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航行在世界的海洋上,他们经营外国商品,充当各地贸易的中介人和承担商品的转运业务,被称为“全世界的海上马车夫”。从事这种转口贸易,使荷兰取得了海上贸易的霸权。当时欧洲南方和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欧洲与东方之间的贸易几乎全部都掌握在荷兰人的手中。由于欧洲国家市场价格相差很大,这种转口贸易带来了巨额利润,荷兰资本主义的繁荣就是建立在这种商业垄断权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曾指出“现在,工业上的霸权带来商业上的霸权。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