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海权 字号:
海权发展的限度与国家盛衰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22 14:44  | 文章来源: 香颂

俄南下的第一条路线是通过征服奥斯曼帝国控制黑海及黑海海峡,从而进入地中海。只有控制了黑海海峡和黑海沿岸地区,才能进入地中海,并进而对欧洲形成钳夹之势。控制黑海特别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具有重要意义:“谁掌握着这两个海峡谁就可以随意开放和封锁通向地中海的这个遥远角落的道路。”尤其是在控制土耳其后,“它的力量几乎会增加一倍,它就会比其他欧洲国家加在一起还要强大。”俄在地中海的扩张引起欧洲列强的不满,因为“俄国如果占领了这两个海峡,无论在贸易和政治方面,对英国实力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甚至是致命的打击”。然而,俄国的胜利相当重大,“土耳其由于领土丧失、国力空虚和过重的战争赔款而完全从属于俄国,并陷入这样一种境地:它只能是——按照俄国人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是完全正确的)——暂时为俄国守护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

俄南下战略的第二条路线是占领波斯的北部,夺取里海西岸高加索地区和南岸地带,从而打开进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通道。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十分重视向波斯扩张。1809年,俄发动对波斯的战争,夺取了格鲁吉亚、巴库与南高加索的其他地区。自19世纪20年代后,俄国开始对波斯进行渗透,力图将英国的海权势力从波斯挤压出去。因此,“传统的海权与陆权的对抗到20世纪初已十分激烈,英国对俄国得寸进尺的推进感到恐慌和不满,强烈要求通过谈判划分势力范围,然而,俄国的目的显然不只是要蚕食土地,而是要夺取整个波斯,从而进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其目标在于海洋霸权”。

十月革命后,苏俄从伊朗撤军。但伊朗作为欧亚大陆边缘地带的国家,要求苏俄政府归还沙皇俄国夺去的领土。苏俄政府感到极为不安,并重新占领了伊朗北部。伊朗在窘境中被迫改变对苏态度,于1921年批准了《苏伊友好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同意如果任何第三国意图在波斯领土内推行一项侵略政策,或者使波斯领土成为在军事上攻击俄国的根据地,从而对苏维埃俄国或与其结成联盟的国家的边界有威胁的危险时,则苏维埃政府有权派军队进入波斯,以便采取为自卫所必要的军事步骤。” 苏俄的目的在于“要使伊朗成为阻止海权国家的屏障,并消除海权势力在这一地区的影响”。此后,伊朗废除了1919年的英伊条约,英军陆续撤离伊朗。但这绝不意味着伊朗对苏联的戒心或敌视心理的消除。二战后,由于苏联在伊朗北部占领区支持阿塞拜疆人和库尔德人的民族自治,并拒不履行德黑兰会议就伊朗问题达成的协议,伊朗采取了亲西方的政策,伊朗问题也成为导致冷战爆发的一个主要根源,成为东西方争夺的焦点。其结果是1947年美伊签订军事同盟条约;1954年,伊朗正式成为巴格达条约组织的一员。斯大林去世后苏伊关系虽时有改善,但“伊朗始终都是见风使舵,在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之间制造均衡,从中渔利”。尽管苏俄南下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的战略屡屡受挫,但与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外交关系的建立,实现了俄苏进入阿拉伯世界的愿望,旨在为它进入海洋与西方海权国家争夺霸权铺路搭桥。但好景不长,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在中东地区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最终导致几乎所有中东国家排斥苏联,反对苏联涉足波斯湾。

俄苏南下战略的第三条线是通过征服中亚,经阿富汗和印度抵达印度洋,建立“沟通西部港口和东部港口的天然通道”因此,从彼得一世时期俄罗斯就进行了南下印度洋的试探性进攻,但无功而返,他留下遗嘱说:要“尽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和印度,谁统治那里,谁就将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到19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大规模向中亚草原推进,“在50年之内,俄国在中亚把它的边界向南推进了约1300千米,一直推进到阿富汗的东北部”。在俄的南下战略中,阿富汗成为俄英的必争之地。1907年,俄、英划定在伊朗和阿富汗的势力范围,俄国放弃了在阿富汗的利益换取了对伊朗北部的控制,从此,阿富汗成了英国的保护国。

为实现南下战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霸权扩张达到顶峰的苏联发动了一系列攻势,包括加强与印度的关系,控制也门、埃塞俄比亚,在越南建立海军基地等一系列战略举措。在南下印度洋的诱惑和抗衡美国对外战略的影响下,苏联走上了争夺世界霸权的不归路。由于阿富汗开始在东西方对抗中推行均衡政策,对此深感不安的苏联加紧了对阿富汗的军事控制,并最终导致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的爆发。阿富汗战争成为苏联自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军事失败,也成为苏联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称霸印度洋的“彼得遗嘱”不仅没有实现,相反苏联却因此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俄国在亚洲的大肆扩张政策应当说明它把未来寄托在海上……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