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海权 字号:
海权问题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嬗变(下)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22 11:09  | 文章来源: 香颂

作者:刘中民

海权问题与冷战后的中美关系

冷战后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与美国亚太战略的不断调整有密切关系。总体看来,冷战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基本出发点是:凭借超强实力特别是优势军事力量获取对亚太的领导权;确保并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存在,以威慑、遏制甚至必要的先发制人打击等手段挫败挑战美战略利益的地区力量;塑造、构建并主导亚太地区安全机制。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海权安排再度凸显长期奉行的“边缘地带”理论,力图构建北起日韩、中经台湾海峡、南中国海、菲律宾和新加坡,南至澳大利亚,针对中国的具有略威慑作用的“岛屿锁链”。作为美国全球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东亚战略,其目标是以修订后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为核心,以韩国和菲律宾及其他东南亚盟友为侧翼,形成事实上包括中国台海地区和南海在内的东亚地区安全联盟,维护美国的优势地位,并遏制地区大国的挑战。由于近年来中国国力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与美日两国的复杂关系和台海两岸的分裂状态,以及南海问题日趋国际化的趋势和美日联手向南海地区的渗透,美国防范和遏制中国的图谋始终存在。2000年12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2015年全球趋势》,报告指出伴随中国日益强大及其调整亚太地区权力安排的诉求,可能会同邻国和该地区以外的某些势力发生冲突。作为一支正在崛起的力量,中国将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而不会考虑到美国的利益。”甚至有美国人认为“今天中美关系的紧张展现了海权与陆权之间关系历史性竞争的最近一轮循环。” 2002年12月,美国学者库格勒在《“吓阻”成为一个战略概念》一文中指出,美国应当向亚洲派遣更多的海军力量并在亚洲沿海地带设立更好的基地、建造更好的基础设施,美国应该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更加灵活机动的海上军事力量。2004年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所主任波拉克博士指出:“美国海上战略的目标,坦率的说,就是通过航空母舰和潜水艇,为美国权力开辟更多空间。长远的一个趋势是美国必须能够将军力重点从一地换到另一地,来应对在东南亚、南亚和东亚可能发生的主要危机。”针对美国对关岛海军基地的加强,波拉克说:“对于中国来讲,关岛在太平洋取得更重要的地位,意味着美国军队对大陆本土更接近了,”“这反映了美国对中国长期来讲的战略焦虑。”具体来说,美国太平洋海权战略安排对中国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