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海洋人物 字号:
远洋练兵扬国威 首访美国展军容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7 11:16  | 文章来源: 香颂

1989年早春,一艘现代化的远洋航海训练舰载着中国海军未来的栋梁之才,劈波斩浪、纵横大洋,在北海舰队司令员马辛春中将指挥下,踏上了远涉太平洋的漫漫航程。他们要接受深蓝色文化的洗礼,在世界海军强国——美国面前展示中国海军的新风采。提起这次对美国的回访,马中将感慨万千地回忆到:“1950年,肖劲光司令员为了上趟刘公岛,向一位渔民借船。那个渔民说:你这个海军司令还跟我借船呀?这让肖劲光一时语塞。上岛后,他语气沉重地对随行人员说:‘记下来,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此次远赴美国的“郑和”舰是人民海军第一艘航海训练舰。标志着我海军院校无航海实习舰的历史宣告结束,我国跨世纪的一代军事航海家将从这里走向海洋、走向世界。

中国军舰访美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传遍全世界。一位外国记者现场报道:中国“郑和”舰以高超的技术和良好的素质,给爱挑剔的美国海军留下了深刻美好的第一印象。在为期一周的访问中,当地民众中间迅速掀起一股“中国风”。

“出访之前,去多少人?去哪些人?各位领导之间有一些分歧。我主张带记者和文工团出去,要扩大影响!最后,经过几次的商榷,带去了30名文工团的同志同去,这在当时可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呀!”马中将谈到这里爽朗地笑了起来。

“郑和”舰停泊珍珠港期间,有700多名华侨、留学生和专程来夏威夷的台湾同胞登上这块祖国的浮动国土,感受祖国强大的自尊和乡情的温馨。他们聚集在甲板上认真地听取官兵介绍“郑和”舰的基本情况,对每一个字都饶有兴趣,倍感亲切。1989年5月2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郑和”舰圆满结束对美国夏威夷的访问,返回青岛港,“回来后,我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增强海军官兵的外语课学习;第二,要增加实际操作课的训练;第三,出国访问要带上文工团,扩大祖国和我海军的影响力。”

人民海军舰艇首次访问美国,这在中国海军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国外舆论评价说,中国海军舰艇的蔚蓝色航迹,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窗口,也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其意义绝不能仅仅用海里来衡量。中国海军不断延伸的航迹,向世人展示着改革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展示着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

“中国的和平发展,真是谁也没有办法阻挡的,这真使人振奋。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一个老同志,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坐落于青岛市莱阳路八号,南濒大海、北与栈桥隔水相望,西邻青岛湾的青岛海军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博物馆。“1988年11月筹建的时候,我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经费,第二个就是何时开馆的问题。经费嘛,靠集资,各个舰队出一些;建馆时间,我选择1989年10月1日,因为正好是在建国40周年的时候。”作为青岛海军博物馆的创始人,马中将始终有一个心愿,“到建国100周年的时候,青岛海军博物馆要在世界军事博物馆中占有名次!”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