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flash图片 字号:
盘点海豹家族中的耀眼明星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20:32  | 文章来源: 香颂

僧海豹(Monachus monachus)

全世界共有3种僧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地中海僧海豹和加勒比僧海豹。僧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主要分布于黑海、亚得里亚海、地中海、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海滩上。它们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一生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历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繁殖,但是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今天已经难觅踪迹。而夏威夷僧海豹现在仅在夏威夷群岛北部生存着不大的群体。

僧海豹比普通海豹略大,成体雄兽平均长2.14m,重172kg。从外形上看,僧海豹的头部很圆,密被短毛,状如僧头。它们拥有“瘪嘴巴”,“大奔儿头”。僧海豹脸上长着又黑又密的刚须,两只黑眼睛又大又亮。左右鼻孔间隔较宽。没有外耳,但有很好的听觉能力。僧海豹主要是黑棕色或栗色,腹面颜色稍淡,身上没有斑纹。仔兽被黑色软毛,哺乳期结束后会自行蜕落。

僧海豹的交配于其他海豹有所不同。大部分海豹交配时都是在岸上或者在冰上进行,僧海豹则是在水中进行交配。交配之前,雌雄海豹会在水中完成特殊的“结婚仪式”。它们将头伸出水面互相吼叫一阵,然后潜人水中相互首尾追逐,跳一阵“圆圈舞”,最后才下潜到水底完成交配。雌雄海豹交配完成后各自游开,以后不再有什么瓜葛。通常僧海豹在春季发情交配,4、5月后分娩,哺乳期的僧海豹警惕性很高,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将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后自己潜水而逃。如小海豹被擒,雌海豹会不顾自己安危抢夺小海豹。

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流线型的身体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和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水中的灵巧,使它更擅长于捕捉到各种鱼类。在夜间,僧海豹也时常忙于在浅水区觅食,捕食龙虾、黄鳝、章鱼和在礁石边徘徊的鱼类。而到了白天,它们往往由于夜间活动造成的疲乏,常常扎堆在沙滩上休憩,从而容易成为猎物。在陆地上的行动过于笨拙也成了它们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

尽管僧海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才得以生存下来的,而今却在不足百年的短暂时间里走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这是令人惊讶和忧虑的不争现实。目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渔业署的官员已经证实,只在加勒比海地区出没的加勒比僧海豹已灭绝,成为第一种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的海豹。而夏威夷僧海豹的数量还在以每年4%的速度递减。生物学家警告,如不加以严格的保护,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也可能面临与加勒比僧海豹相似的命运。

北欧海豹Phoca hispida

北欧海豹分布于整个北冰洋、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波罗的海、拉多加湖、赛马湖等水域中,在我国见于江苏赣榆附近的东海海域。根据分布区的不同,北欧海豹通常可以分为5个亚种:北极亚种,分布北极海域,包括欧洲北岸、格陵兰和北美、哈德孙湾,现有71万头;鄂海亚种,分布鄂霍次克海,向南洄游达库页岛、日本北海道和朝鲜东北岸,现有80万~100万头;波海亚种,分布波罗的海,不超过5万头;赛马湖亚种,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须部的赛马湖内,约2000~5000头;拉湖亚种,分布于拉多加湖,现有5000~10000头。

北欧海豹的体较小,最大体长1.68m,平均体长有地区差异,平均寿命30~35年。成体的北欧海豹背部深灰,具灰白色环斑,腹面一般呈银白色,没有深色斑。主要以鳕科鱼、端足类、磷虾等节肢动物为食,食物组成随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北欧海豹是潜水能手,潜水最长时间可达40~68分钟。它们通常于4月上旬在沿岸固定冰上筑起雪巢产仔,但鄂海亚种不在洞内产仔。其生活习性与西太平洋斑海豹大体相似。

独特的地方种——贝加尔湖环斑海豹

在贝加尔湖生活着2000多种动物,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这里的环斑海豹。它们不仅是世界最深湖泊中唯一的哺乳动物,也是全世界独有的淡水海豹,同时,还是地球上最小的鳍足目动物。

海豹是一种典型的海洋性动物,那么,它是如何来到离海2000千米的贝加尔湖的呢?科学界普遍认为,贝加尔湖海豹应该来自于北冰洋,它们与那里所产的海豹在血缘关系上最为接近。环斑海豹的祖先可能是经叶尼赛河及其发源于贝加尔湖的支流—安加拉河来到这里的。

      1   2   3   4   5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