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气候变化 字号:
海洋灾害类别笔记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9:32  | 文章来源: 香颂

▼海洋污染指由于人类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海洋生物和其他海洋环境遭受破坏的过程。海洋污染依其来源、性质和毒性,可分为以下6类:①石油及其产品污染。②金属和酸碱污染。它们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响其利用价值。③农药污染。主要由径流带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有危害。④放射性物质污染。主要来自核爆炸、核工业或核舰艇的排污。⑤有机废液和生活污水污染。由径流带入海洋。极严重的可形成赤潮。⑥热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冷却水和工程残土、垃圾及疏浚泥等。

我国海域石油蕴藏量十分丰富,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不断地排入海洋。意外漏油、溢油、井喷等事故的发生无一不在给海洋环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

▼海岸侵蚀指海岸带在海洋动力和波浪长期冲蚀作用下沿岸泥沙减少或沿岸失沙而引起的海岸后退或演化成海滩的破坏性过程。导致海岸侵蚀的原因有河流入海泥沙减少、人工采沙、海面上升和海岸工程等。沿岸采沙、海岸工程建设、沿岸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而河流输沙减少和海面上升事实上也是受人类活动间接影响所致。

我国部分海岸每年都在因为侵蚀而“后退”,有的每年“后退”数米甚至十数米。2005年到2008年,辽宁省营口市盖州至鲅鱼圈有105千米的沙质岸段受蚀后退近2米;2003年到2006年,山东省龙口至烟台岸段,约有35.6千米长的海岸线因海水侵蚀后退近10米。上海市崇明东滩岸段在2006年下半年8.14千米长的岸线受到了平均宽度为37米的海水侵蚀,直接威胁到附近沿岸的海堤安全。海岸侵蚀使我国数以万计的沿海公路遭到破坏,农田、防护林和贴岸建筑受到严重威胁,成为我国急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1   2   3   4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