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石油 字号:
海洋石油热撑中国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7:27  | 文章来源: 香颂

海洋石油,承用不能且行且珍惜

在目前中国这种以陆地资源为主的能源观中,海洋石油作为跨国公司竞争最激烈的主战场,既没有得到观念颠覆性的认识和崇高的提升,更不可能作为实现中国能源独立的主要平台,从而解决中国石油进口受困的局面,必须解决中国石油开采由陆地到海陆并重的转型。海洋石油是海洋的最大宗商品,是中国海洋权益最为关键的价值储备,是全球实现海洋工业化的前导产业。

海洋石油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深海和超深海,美国2006年9月在墨西哥海海底8000多米处发现了约150亿桶的深海大油田,再一次引发世界上的海洋石油探宝的热潮。海洋石油目前主要分布在波斯海及中东地区、墨西哥湾地区、西非的几内亚湾,中国海域特别是南中国海、巴西海岸、北海、南北极大陆架,其他海域如地中海、大洋洲、孟加拉湾等也有分布。深海石油已经成为今后全球石油战略的接替组合,而中国海域,特别是水深300米以上井深2000米以上的中国海域深水区是世界上最有前途又未大规模开采的油气资源区。中国海的油气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最好的能源遗产,热烈召唤着勇敢的中国人承用。

海洋石油凝聚了海洋中国和能源中国的两大主题内涵,构成了当代中国边疆主权革命与经济革命最大的交融枢纽。海洋石油中国的开拓必能彻底的唤发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观、创富激情和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热忱;同时它又是一种改造能源体系的商业活动,对于中国经济体系它是一种新的能源基础并符合世界潮流;对于中国工业制造业,它是一次重大的牵引创新;对于金融产业,它是将石油资源与投资活动有机组合以及防止国际对冲基金绑架中国能源需求的重大战略;对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它又是解决战略性资源商品重新分配的贸易纽带。

海上油田开采存在着吸管效应,即石油会在海底下流动,早开采早收益。目前中国海域的石油资源七、八成在中国的主权管辖海域内,投入战略性开发并没有争议,即使储藏在争议地区的石油资源也应该采取边协商边开发、先下手为强的策略。〔与中国隔海为邻的10多个国家,大多与中国存在着海洋资源、海洋岛屿或海洋国土之争。根据《公约》有可能划归中国海域的300万平方千米,其中争议地区多达一半以上,至今中国与海洋邻国还没有完成海洋国界的划定。〕然而,在钓鱼岛、南海诸岛、苏岩礁等问题上,周边国家均已经采取了先开拓后谈判的手段。倘然半个世纪前中国在海洋权益保护上就有些作为,那么今天的争议就会少许多;但如果今天的人继续少些作为的话,那中国日后将会面临更复杂的争端。

韩非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抱法处势则治”,据此对中国而言,“把握历史,共享资源”似乎比“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外交策略更符合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利益:把握历史就是不放弃海洋主权,尊重中国的历史权益,尊重双方关系现实,尊重中国的实际开发权益;共享资源不是共同行动,不是等额划分蓝色国土,而是要按照《公约》的精神,最大限度地使用竞赛性原则开发中国控制的主权资源,在此原则下,中国应该以自身国力最大限度地创造自己的权益。

由于缺乏深海勘探技术和装备,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2005年国内外的油气总产量3900万吨油当量,其中国内原油产量2789万吨,天然气57.5亿方,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油气增长的需要,远远未开发出中国海域丰富的油气宝藏,与中国国力比较远不相对称。 海洋石油开发时不我待,已经成为中国能源体系转型、国土资源利用、海洋权益保护、人民创富、科技创新、海港建设、大型装备制造业的时代突破主题,它的产业开发必然是以一种颠覆性、创造性的生产力革命的方式开行,海洋石油既要再造中国的能源需要,又要创造中国人的财富需要和激情需要。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