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石油 字号:
海洋石油热撑中国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7:27  | 文章来源: 香颂

作者:武建东

地理环境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自然空间,而资源是地理环境的真实价值,因此,追求地理环境,特别是海洋资源的真实价值应成为21世纪中国主权的重大议程。1994年11月16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造法性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生效,它确定了未来全球千年的海洋划界框架和全球海洋管理体制。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了中国批准加入该《公约》的法律手续,中国从此不但成为了《公约》的缔约国,也成为了这部法典的成员国。根据《公约》规定,地球上1.09亿平方千米的海域将转为沿海国的主权管辖海域,中国据此获得的主权管辖海域从30多万平方千米增加到了300万平方千米。“海洋中国”将成为一个可与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中国”比攀的整体资源系统,陆海两地将各主半壁江山。

油气资源开采的能源变革中国准备好了吗?

海底盆地是海洋油气的天生摇篮(根据法律解释,海洋石油包括原油、天然气两部分),目前中国海域大约有50多个海底盆地,其中20多个已经通过勘探证实和技术远景评价被认为属含油气构造,另外还有16个在中国主权管辖海域而非争议地区的盆地被确认为有机质丰度更高、各类储集层发育、沉积岩厚度更大、各种圈闲众多的大油气区。根据2005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的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初步结果,目前中国石油资源量为1070多亿吨,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54.54万亿立方米,其中海洋为15.79万亿立方米。仅海洋石油一项价值即相当于3万多亿美元、20万亿~30万亿人民币,可满足中国近百年的能源需要。因此,这也预示着一种新的变革,即:中国完全有条件从目前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采购进口石油转型为重工主义的加大海陆石油资源的直接开采以解决内需,实行中国石油基本独立的政策。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