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天然气水合物 字号:
看不见的危险——天然气水合物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7:13  | 文章来源: 香颂

另一种观点是,可燃冰就像陆地的森林一样,生生息息自有规律,即使作用于自然,也不是很严重。它的代表人物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海洋地质学教授海格尔。海格尔说可燃冰的变迁会给地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还没有直接的证据,很多人可能是被它庞大的储量给吓坏了,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即使有甲烷溢出也是非常少的,根本不足以影响气候。在俄勒冈附近的海面他们曾对一块漂浮的可燃冰进行追踪,老远就能看见它光闪闪的一片,起初他们还以为是它正在释放甲烷气体,接近一看,原来它释放的气泡被石油包裹着,故而五光十色。于是他们就地做了观察试验,发现有相当多的可燃冰会自行溶解在海水里,而没有释放出来。这充分说明,可燃冰释放的甲烷也是海洋食物链的一环——海水里的需氧菌消耗甲烷,而进入大气的部分却是甲烷消费者释放的二氧化碳。

英国的生物学家很快发表论文为海格尔的观点提供佐证。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海洋生物研究小组近日在秘鲁沿海水域进行微生物调查。在海床以下500米微生物非常集中的地方,他们惊奇的发现,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它们居然分工明确,最上层的微生物还原硫酸盐,最低层的制造甲烷,居于中间层的则氧化甲烷。谁也不知道它们这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保持了多少万年。

正如美国宇航局的生物学家托里所说,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深入探讨,使我们了解到海底微生物对地球环境的重要影响。以往它们的确被忽略了,我们还以为碳循环在海底就停止了,被稳定的沉积带所埋没的生物体永远不会参与碳循环过程了,原来情况并非如此。碳在地球上的循环还有很多的空白需要填补,需要研究。

开采可燃冰时的甲烷气体溢出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当然,这还只是表面问题,深层影响可能还不会立刻显现。

燃烧的可燃冰

时下研究开发可燃冰进展最快的就是日本和美国,尤其是日本。因为日本的油气资源十分匮乏,所以非传统能源始终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得知自己周边有4万亿~20万亿立方米的可燃冰储量,可供使用100年时,日本人大喜过望,立刻制定了庞大的开发计划。他们打算从明年起派出相当规模的钻探船队,在日本南海相继挖掘10~20口气井。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可能在数年后进行全面的商业性生产。

美国的优势是先见之明,早在冷战时期,前苏联宣布在西伯利亚冻土带发现可燃冰后,美国政府就意识到它巨大的潜在价值,所以马上制定了《国际深海钻探计划》。派出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格洛玛·挑战者号钻探船连续在各大洋海域的450个点,完成700个钻孔,同时进行了80次深海钻探,取得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对全世界可燃冰的概况通盘掌握。因种种担忧,美国没有立刻着手开发,环境问题可能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

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可燃冰开发的前卫国家,试采可燃冰的通行做法是,先开凿一口1200米的钻井,直通到可燃冰层,注入温水,让其溶于温水中,然后抽回地面进行分离。虽然方法简便有效,但作业区总是有甲烷气体溢出,多次改进工艺设备,但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当然,这还只是表面问题,深层影响可能还不会立刻显现。所以,美国联合海洋研究所主席詹姆斯多次告诫急于开发可燃冰的国家,开采时的泄漏是世界性难题,短期内难以攻克,一旦大量释放,不要说海洋环境,连海底的石油管线和海底电缆都可能面临巨大威胁。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