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风暴潮 字号:
风暴过后是丰收?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7:08  | 文章来源: 香颂

出乎比米什的意料,虽然渔业管理的方式千差万别,但是这一区域内的不同国家的渔业捕捞量竟然是在同步增减。当把这些变化的趋势与气候指标进行比对的时候,他发现了令人惊讶的关联:大马哈鱼的捕捞量竟随着冬季的风暴发生着波动。1993年,比米什发表了这一发现,其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展开气候因子对海洋生物影响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众多联系。

夏季的海洋风暴,帮助大量狭鳕鱼幼体存活下来;而冬季的严寒,却给雪蟹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生活在阿拉斯加岸外白令海的狭鳕鱼为例。狭鳕鱼就是人们通常在超市购买的那种白色鳕鱼,或者是常在快餐店里吃到的那种鱼。狭鳕鱼捕捞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物种渔业。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头一年夏季风暴频发,那么第二年就会有数量庞大的狭鳕鱼幼体存活下来。

风暴之所以会产生作用,主要是因为它们会给深海带去丰富的营养物质,而这些物质对于浮游植物的生长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风暴本质上是给海洋施加了肥料。

在平静的夏季里,由于冬季风暴所带来的营养物质基本上已经被消耗殆尽,因而浮游植物在早期生长缓慢。当发生风暴时,海洋表层海水进行了更新,新的营养促使浮游植物继续繁荣生长,幼小的鳕鱼因而也大大受益。在风暴多发的夏季过去之后三年,当小鳕鱼长到满足渔业捕捞的要求时,渔业生产的捕获量就会大增。

纽芬兰圣约翰的西北大西洋渔业中心的厄尔·大卫发现了与此相近的一种联系。他的研究小组对在加拿大和格陵兰之间的拉布拉多海捕获的雪蟹进行了研究,这些螃蟹是在8~10岁的时候被捕获的,它们的大小与8~10年前冰层覆盖的量有很强的联系。

虽然雪蟹生活在洋底,但是它们的幼体一出生后,就会迅速地转移至海洋表面生活。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在寒冷的条件下,雪蟹可以生活得非常好。但是现在人们还不明了海洋表面的冰层是怎样帮助这些幼蟹存活下来的。对于温暖或寒冷对螃蟹数量的影响的了解,可以极大地帮助渔业管理人员在不同年份设定雪蟹的捕获量,这使他们大大地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厄尔尼诺在给人类带来不寻常的气候灾变时,却也给金枪鱼这样的海洋鱼类增产带来了福音。

一些气候现象,比方说太平洋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会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通常,在厄尔尼诺年,偏东信风会推动温暖的表层海水跨越赤道太平洋,导致它在西部发生“堆积”。这就在秘鲁的海岸形成了一股强烈的上升流,使海洋深层富含营养的海水涌上海水表层,替代了暖水,鱼类就会在这种富饶的海水中极大地增殖(尤其是凤尾鱼)。在全世界的渔获总量中,约有10%都是来自于秘鲁的。

但是在非厄尔尼诺年,信风减弱,暖水跨越太平洋回流,使秘鲁近岸的上升流减少。其结果导致浮游植物减少,同时海水温度升高,更多的捕食者迁移到这片海域,使凤尾鱼的种群数量大大减少。

金枪鱼的捕获量也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赤道物种当中,像鲣鱼和黄鳍金枪鱼都在西太平洋产卵,它们的生产能力会在厄尔尼诺条件下增高。在1997年到1998年的极强厄尔尼诺发生的几个月之后,鲣鱼量大增,特别是一些仅仅有几个月龄的幼体。而另一方面,长鳍金枪鱼,这是一种生活在东部冷水中的物种,在厄尔尼诺期间数量显著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厄尔尼诺现象可以通过对比太平洋每一侧的大气压而做出预测。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还借助卫星数据,开发出了预测中部太平洋金枪鱼丰度的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在厄尔尼诺发生前的8个月做出预测。而且,这种模型不仅可以预测现有鱼类的运移情况,还可以预测出幼体鱼类的存活情况。

北大西洋涛动(NAO)指数和太平洋年际振荡(PDO)指数搅动海洋渔业生产大局。

其他研究人员也正在梳理出更多的细节以及更为长期的过程。北大西洋涛动(NAO)是一种将冰岛和亚述尔群岛之间气压差进行比较的方法,NAO指数每几年都会上上下下地有所摆动。当NAO指数为正值时,吹过北大西洋的西风就会变得更强,并向北偏移,给欧洲和北海带来更为温暖、雨量更丰富的气候条件;而给拉布拉多海和纽芬兰带来更为寒冷和更多冰冻的气候条件。

自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拉布拉多海的雪蟹捕捞业稳定增长,后来人们发现,在那个时期,NAO正好转变为以正值为主,这可以说是雪蟹繁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