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污染 字号:
饲料添加剂与水产食品安全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6:56  | 文章来源: 香颂

宋盛宪 徐实怀(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尤其是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对虾养殖业的产量一直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养虾大国之一。特别是在2001年,我国对虾产量达30万吨,跃居世界首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孔雀石绿”和“苏丹红”等事件的曝光,特别是最近的“毒奶粉”事件震惊中外,导致国人吃什么东西都提心吊胆,可谓草木皆兵,水产食品安全又一次被一些媒体提及。人们不禁疑惑,中国之大,难道安不下一张放心的餐桌?

事实上,当今的水产食品是在无公害健康养殖的生态环境下,从“池塘到餐桌”都经过严格把关检测的安全食品。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我国的许多地方都组织开展对水产食品进行了相关的检测。2008年9月至10月间,大连市对五大水产品批发市场及源头产品的73个海参样品中的氯霉素、环丙沙星、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等进行检测,合格率为99%,其中三聚氰胺的检出率为零。11月份,农业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对北京鱼产品进行检查,结果正常。截至11月14日,京深海鲜批发市场和多数超市水产品表示暂未发现三聚氰胺,销售没有受到影响。而从广东出口到香港等地以及上市的水产品均符合卫生标准,属于安全食品,而且,在这些水产品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因此,在这个有风吹就会有草动的关键时刻,除了应对那些企图在饲料原料中渗混“三聚氰胺”的不法分子进行严厉打击之外,也应防止有些人借此机会误导、以不严肃、不负责任的态度“由此及彼”,毫无根据地将“三聚氰胺”与水产食品安全混为一谈的做法。那么,水产品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哪些安全性的问题呢?

随着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添加剂对养殖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旦使用不当,它也会产生负面效应。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和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少量的物质,其目的是为了完善强化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的可用率、增进动物健康生长。此外,还有以提高动物免疫力的营养性添加剂和一般药物与化学合成的非营养性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统称为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而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在水产饲料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它还是污染环境的恶首。

以对虾养殖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为例。饲料是水产养殖的物质基础,所含的营养丰富,其中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饲料中必需有与对虾自身蛋白质相似的氨基酸,只有在这些必需氨基酸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虾才能将它们同化为与它体内相同的蛋白质(增肉)。对虾所必需的氨基酸有多种,包括苏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等,在饲料中的比例应符合对虾营养的需要,达到氨基酸平衡,才能保证对虾健康生长。

在饲料中的物质蛋白主要来源是鱼粉,鱼粉蛋白质含量高,其氨基酸含量接近对虾肌肉所需蛋白质。正因如此,不法商贩有可能将三聚氰胺添加到鱼粉中,这种掺假会直接降低鱼粉的质量,但是,使用这些添加三聚氰胺的鱼粉来制作饲料,鱼虾吸收不了三聚氰胺,它们会随同其排泄物一同排泄到池塘,将严重污染池塘水质。恶化的水质使养殖生物发生病害,直接影响养殖产品的质量并且使池塘老化。如今,广东省的大多饲料集团都从饲料源头和添加剂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切断三聚氰胺进入水产品饲料的途径。应该说,水产养殖的鱼虾是完全符合食品安全的放心食品。

为保证水产品安全和符合卫生标准,2001年我国农业部提出无公害食品计划,其中影响养殖产品质量最关键环节之一,就是无公害水产饲料与绿色添加剂的产生使用,采用以天然抗菌肽代替抗生素药物,生物活性肽和有机螯合物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等进行健康养殖。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