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全部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人类最后发现的寒冷高原大陆。它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几乎全部为平均2000多米厚的冰层覆盖,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矿产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积极参与南极洲的考察活动,并建立考察站。受到苏联因素的牵制,美国最终停止主权要求(并未放弃),转而召集南极会议,推动南极中立化。

作者:郭培清
南极博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紧锣密鼓的考察行动加剧了南极紧张局势。在对南极领土分割的扇形图中,英国、智利、阿根廷三国互有交叉。为了对抗英国,1947年智利和阿根廷达成协议,宣布双方在南极主权所有方面“不发生争论”。英国当然不甘示弱,1947—1954年,英国先后四次向国际法院提出对南极部分地区的主权要求,遭到了智利、阿根廷的反对。1955年,英国单方面向国际法院提出仲裁申请,国际法院没有做出判决。三国南极主权之争日趋白热化,阿根廷同英国首先爆发了军事冲突。1952年,当英国的“约翰·比斯科”号在南极半岛的霍普海湾准备登陆建立基地时,遭到了阿根廷部队的袭击。除前述几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正拟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如比利时、日本、南非、巴西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