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jellyfish)
北冰洋生物多样性调查
北冰洋生物多样性调查是一项国际协作项目,致力于通过一个“三步走”的方式来建立从浅海陆架到深海盆地的北冰洋海冰、水体和洋底生物多样性资源库。这“三步走”包括对现存的数据资料进行编纂、对现有的生物样本进行分类识别,以及重新采集分类学上的缺失和地域性缺失的样本。
@ 北冰洋
北冰洋(Arctic)源于希腊语,意即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B.瓦伦纽斯首先把它划成独立的海洋,称为大北洋;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命名为北冰洋。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
北冰洋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同大西洋连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北冰洋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处达5449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根据自然地理特点,北冰洋分为北极海区和北欧海区两部分。北冰洋主体部分、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及加拿大北极群岛各海峡属北极海区;格陵兰海、挪威海、巴伦支海和白海属北欧海区。北冰洋地区大陆与岛屿的海岸线曲折,沿亚洲和北美洲海岸都有较宽的大陆架。
北冰洋气候寒冷,洋面大部分常年冰冻。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20℃~40℃,暖季也多在8℃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仅75~200毫米,格陵兰海可达 500毫米;寒季常有猛烈的暴风。
北冰洋只有季节性的光照,并且常年有冰层覆盖,因此在这个星球上属于最极端的一个大洋。北冰洋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生物类型,它们的生活史、生态学和生理学与所处环境的极端季节条件高度适应,这要归功于长年累月的冰雪覆盖以及寒冷的气候给生命生存带来的严酷挑战。
北冰洋也是一个气候变化的效果将被“成倍”地强烈表现出来的地方。目前正在发生的变化,已经使识别三个主要生境(海冰、水体和洋底)中的生物种类变成了一项紧迫的问题。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对不同水平的海洋生物造成直接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既针对种群,也针对个体。因此,物种一级的详细信息,就显得在讨论气候变化或人为干扰对生物造成影响和表现形式、效果方面非常关键。而要想了解这些效果,就只能通过对关键物种、群落和及其演替过程的长期观察,才有可能进行甄别。
@ 北极海冰
北极海冰在夏季时的覆盖面积大约为700万平方千米,到了冬季,这个面积还将翻倍。而独特的深海盆海冰,经过多年的积累,厚度可以达到2~3米,这为生活在冰层中的一些特有物种的进化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这类物种在别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生活在冰层中的生命体,或者生活在冰内微小的(通常直径小于1毫米)、充满液体的小孔隙和卤水管道当中,或者藏身于冰与水的交界处。它们通常都是个体非常微小,主要由细菌、单细胞植物和小的多细胞动物组成。
在所有冰的类型当中,一年到头都可以看到丰富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特别是涡虫类、线虫类、介形虫类和轮虫类)。一种主要由钩虾类组成的半本地生存的动物群,生存在浮冰的下表面,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米几百个。钩虾是北鳕的主要食物,而北鳕又是将海豹、海鸟和鲸联系起来的关键一环。
过去,科学家们曾经对北极地区与冰有关的生物类群的季节性和区域性丰度有过一定的研究,但对于绝大多数种群来说,从细菌到后生动物,它们的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不为人知的。由于冰样的分析方法和技术问题,许多种类一直都未能被发现。由于近期气候变暖导致北极的积年冰层正在消融,因此,亟需在环境发生大的改变之前,对这些与冰冻环境相关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