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其他生物 字号:
“西施”河豚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1 17:51  | 文章来源: 香颂

撰文/陈万青

河豚,学名河鲀。它有着长椭圆形的身体,粗而圆的头胸部,钝圆的吻部,上下颌骨愈合而成的四个大牙板。它的身体光滑无鳞,没有腹鳍,体内有气囊,遇敌袭击或受到刺激时,气囊充气而使腹部膨胀。内脏有巨毒。河豚分布于温热带近海,以虾、蟹、海胆、乌贼和鱼等为食。在生物分类学上,它属于鲀形目,鲀科。

古称繁多

河豚的古代称谓很多。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鱼二》:“鱼规,今之河豚,状如蝌蚪,腹下白,背上青黑,有黄文。眼能开能闭。触物辄嗔,腹张如鞠,浮于水上,一名嗔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河豚》:“豚,言其味美也。鯸鮧,状其形丑也。鱼规,谓其体圆也。吹肚、气包,象其嗔胀也。状如蝌蚪,大者尺余,背色青黑,有黄缕文,无鳞无腮无胆。”明代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卷中:“鱼规,鲑也。一名胡儿,一名鯸鲐,一名河豚。状如蝌蚪,腹下白,背上青,有黄文。眼能开闭,头无腮,腹无胆,触物辄嗔,腹胀如鞠,浮于水上。味至美,然有毒,能杀人。”河豚还有很多其他名称,如“鲐、鲑、乌狼、探鱼等。明代李诩《戒巷漫笔》:“大者名青郎君,小者名斑儿。”《瑞安县志》:“黄驹俗名乌狼。”《博雅》:“鯸鱼臣,豚也,背青腹白,触物即怒,其肝杀人,正今人名为河豚者也。然则豚当为鲀。”古时多用豚字,从明代起就有人提出当用鲀字。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