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字号:
幻想海洋的未来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8-20 10:46  | 文章来源: 香颂

2009年12月,本该在19日凌晨结束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进入“加时阶段”。世界人民对这场马拉松式的谈判的期望远不只一份柳暗花明的协议,或者一句慷慨激昂的承诺。拯救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可预见性灾难的计划再次搁浅,这种现实世界的无力似乎在为某些世界末日预言理论提供佐证:几乎每隔10年,世界都将接受一次末日预言的考验。曾有预言家说,1999年的7月世界末日将会降临,那年,末日恐慌达到空前绝后的程度。科技日新月异的2009年,地球健在。更像是新锐预言家的好莱坞灾难大师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借用广为流传的玛雅人预言为我们呈现了世界毁灭之日的样貌:2012,地球毁灭,只有巨富和政客能够“买票”排队进入人类最后的“诺亚方舟”飞船。

危地马拉籍的玛雅长老皮克顿在《2012》席卷全球之后终于忍不住发声:“根本没这回事!”源自中美洲的玛雅古文明,最早分布于南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及萨尔瓦多等地,虽然公元前2000多年形成的玛雅文明早已被各种天灾人祸所湮灭,但却辗转留存了令人惊艳的玛雅历法及精准预言。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最质朴描述。身为地球的“主人”,在海河泛滥冲毁家园的时候,我们将生存的希望寄予高山;在陆上资源即将被耗尽,生活环境逐渐困顿的时候,我们又将眼光投向茫茫的海洋,深邃的海渊中潜藏的秘密也许就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面对现今地球上由于人类无节制的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棘手问题时,末世情绪借助对未来灾难的幻想又一次宣泄在世人面前,是不是又到了把最终的希望寄托在海上的时候?

而事实上,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向海洋伸出双手,要资源、要能源、要空间,要我们能加以利用来“改善”陆上生活条件的一切。可是很少人能片刻停下“前进的步伐”,仔细看一下在不断攫取的同时,我们给地球带来了什么,又给海洋带来了什么。如果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考量海洋,就会发现它所起到的作用真是非同一般。

1   2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