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从它的源头出发,从太平洋的低纬度海域流向高纬度,南北跨约16个纬度(北纬20°~36°),东西跨约115个经度(50°~165°)流经东海和日本南面海区,行程4000多千米,如果加上黑潮续流,全程约6000千米。
其实,黑潮的水并不像它的名字所说的是黑的,甚至还要比一般海水更清澈透明。这是因为,黑潮水质非常纯净,很少有杂质,能见度可以达到30~40米深。不过,当太阳的散射光照射到黑潮海面时,水分子偏重于散射蓝色光波,其他光波如红、黄等色为长波,被水分子吸收。所以,当人们从上往下看海水时,海水成了蓝黑色。这样,人们就习惯地称它为黑潮,以区别于其他的一般海水。
黑潮是由北赤道流转变而来的,由于北赤道流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因而,黑潮海流具有高水温、高盐度的特点。据调查,黑潮的表层水温都比较高。夏季在27~30℃,即使在冬季,表层水温也不低于20℃,它比邻近海水高5~6℃,因此,人们又把黑潮称之为“黑潮暖流”。
海洋气象学家的研究发现,通过对冬季黑潮水温的变化进行观察和比对,就可以预测来年的气候。比方说,当进入秋末冬初时,当测出吐噶喇海峡的水温比往年平均水温高时,我国北部平原地区来年的春季降雨量就会比常年多。不过,科学家们也发现,对我国与日本等国气候影响最大的,是黑潮的“蛇形大弯曲”。
所谓的“蛇形大弯曲”,也叫做“蛇动”,是指黑潮的主干流有时候会像蛇爬行那样弯弯曲曲。人们发现,当“蛇形大弯曲”远离日本海岸的时候,沿岸的气温就会下降,寒冷干燥;反之,日本沿岸气温就会升高,空气温暖湿润。
黑潮对它所经过的沿岸各国的影响还远远不止前面说到的这几个方面。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它对渔业生产也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海洋锋面”的形成和渔场的形成。当两支不同的海流,特别是寒流和暖流相会时,平静的海面就会受到扰动,海水便会像沸腾了一样上下翻腾,于是,就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水表层。当营养物质充裕的时候,浮游生物就会迅速繁殖,这些浮游生物大量增加之后,自然会吸引来更多的鱼类前来捕食,并且很容易就长得“膘肥体壮”的,渔场也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了。
在我国,浙江的舟山渔场一向享有“天然鱼仓”的美誉,而这个大型渔场,就处在暖流和沿岸流之间的“海洋锋面”。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比方说日本,也因为黑潮暖流和亲潮寒流之间的“海洋锋面”,而产生了举世闻名的大渔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