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一直在积极推进北约东扩,从地缘战略层面来看,其战略目的主要在于:首先,全面挤压俄罗斯的大西洋战略空间,把俄罗斯彻底挤出传统海洋势力范围,防范和遏制俄海军东山再起。美国通过北约东扩突破了俄军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一带的传统势力范围,使俄西北部边界直接暴露在北约面前,俄海军传统的大西洋势力范围和战略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其次,通过推行大西洋合作战略,加强美国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进而全面控制大西洋。冷战结束后,美主导北约军事干预波黑内战,发动科索沃战争,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支持美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推动北约在阿实施并扩大维和行动。目前,美又极力要求北约在大西洋地区发挥更强的作用。因此,北约东扩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实现控制欧亚、掌控两洋(大西洋、太平洋)的战略目标。随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与盟国频繁在大西洋举行不同类型军事演习,体现了美国对大西洋的高度重视。例如,2004年7月11日~16日,美军和盟国在地中海举行代号为“雄鹰04”的多国演习,此次演习的目的在于增强美军与盟国海军和空军行动的联合组织能力。在此之前的2004年2月,在意大利西西里半岛东部的爱奥尼亚海域,北约举行了为期14天的历史最大规模的反潜战演习。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衰落,但是俄罗斯依然高度重视大西洋的战略地位。尤其是普京上台后,全面控制全球战略大洋成为俄罗斯安全战略的重点。2000年3月,普京以总统命令的形式颁布了《2010年前俄联邦海上军事活动的基本政策》,随后,《俄联邦海军未来10年发展规划》、《俄联邦海洋学说》等文件也纷纷出台,这些法律性文件为俄罗斯海军制定了21世纪初发展战略,勾画了未来俄海军从人员编制、舰艇装备到组织指挥的远景蓝图。“俄联邦海洋学说”意味着俄将科学论证海洋活动的任务和特点,根据本国经济力量、舰船制造业现状、国家根本利益及相应的国际法来确定俄实现海洋活动的方法和可靠保证。2001年7月,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海洋政策》,全面阐述了俄海洋政策的基本原则。俄罗斯的海洋政策认为俄罗斯联邦国家海洋政策的主要地区方向可分为:大西洋方向、北冰洋方向、太平洋方向、里海方向和印度洋方向。其中大西洋方向首当其冲。俄认为,只有保持足够的海军实力,才能消除威胁、确保俄罗斯联邦及其盟友在世界海洋上的国家利益和安全;而按地区配置的海军战略行动联合体,即北方舰队、太平洋舰队、波罗地海舰队、黑海舰队以及里海区舰队则是在相应地区完成国家海洋政策任务的实力基础。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为确保海军战斗力,俄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划拨巨额军费,以重点扶持海军的重建计划。
2007年10月16日,俄罗斯空军发言人说,俄空军将在当天派遣最多10架战略轰炸机执行巡逻任务,飞行区域包括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和黑海上空。
大西洋在俄罗斯的海军战略中具有突出的地位。俄海军总司令库罗耶多夫指出,为了保障俄在大西洋和沿海经济区的安全,俄海军至少应拥有300多艘各种级别的舰艇。虽然这些舰艇的数量仅相当于原苏联海军舰艇30%,但由于拥有高技术和先进的基础设施与保障系统,俄罗斯仍将保持世界海军大国的地位。在现阶段,俄海军将优先建造适合于大西洋航行的轻型护卫舰。俄目前正在建造的两艘轻型护卫舰将配备反舰、反潜和防空等现代化武器系统,并使用新技术加强舰艇的隐蔽性。下一阶段,俄将着手建造能够远洋航行大西洋的大型多用途护卫舰。这种新型护卫舰将具有反潜等多种打击能力。俄海军同时已经开始研制新型多用途远洋驱逐舰,并准备在2015—2020年期间,将现有的大型反潜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在退役之前改造成新型战舰。2004年2月10日,俄罗斯在大西洋进行军事演习,这是20多年来俄罗斯最大规模的大西洋演习。国际观察家认为:俄罗斯在大西洋进行军演,一是显示俄军仍然具有强大的战略核威慑力量;二是对美国和北约发出严肃警告,希望北约收敛它在大西洋战略包围俄罗斯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