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笔下的太平洋战争

作者:桑红
太平洋作为世界第一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东经146°51′)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西经67°)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往印度洋,面积17967.7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35.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
太平洋的重要战略地位
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布着众多的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中拥有突出地位的海洋战略通道。
太平洋及其沿岸环绕着 37个国家,既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韩国、东盟国家、台湾、香港等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冷战结束以来,太平洋地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目前,该地区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的一半以上,GDP 占全球经济的 6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到70%以上。太平洋海域有许多重要的战略通道,拥有众多跨越太平洋的国际航海线,“太平洋在经济方面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太平洋沿岸国家对保障经济和武装力量需求的大洋交通的依赖有关。”1986 年2月,美国海军宣布将控制世界上16个最具有战略价值的通道。在全球16条海上战略通道中,太平洋有5条,其中3条在东南亚,1条在东北亚,1条在太平洋东北海域。它们分别是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望加锡海峡、朝鲜海峡和太平洋上通过阿拉斯加湾的北航线。马六甲海峡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印度洋的一条狭长水道,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海运通道;巽他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适于大型舰船、潜艇通过,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航道;望加锡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之间,是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战略要道,是美国核潜艇往来的常用航路;朝鲜海峡位于朝鲜半岛与日本本州岛之间,是从日本海进出太平洋的要道之一,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进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美军在战时若能完全控制朝鲜海峡,就可把俄太平洋舰队困在日本海,使其无法进入太平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