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海权 字号:
日本:从未消失的“航母梦”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22 11:20  | 文章来源: 香颂

随着日本舰艇不断地大型化,驱逐舰的功能不断被放大和异化。目前,日本新建造的大型驱逐舰、护卫舰体现了这一趋势。2007年8月23日,日本“准航母型”直升机搭载驱逐舰下水。该舰标准排水量1.35万吨,满载排水量达1.8万吨,是迄今为止日本建造吨位最大的战舰。它拥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稍加改装就能起降美国的F-35C战斗机。舰上装备了“标准”防空导弹、“密集阵”近距防空系统和FGA-3型相控阵雷达,具备相当强的防空能力。该型驱逐舰预计建造7艘,第一艘 “日向”号已于2009年3月加入海军第一护卫舰群,替代陈旧的旗舰“白根”号。

“日向”号被部署在神奈川县的横须贺基地,成为执行反潜、防空、救灾以及营救在海外遇险的日本人等多项任务的主力战舰。在进行了为期半年左右的性能测试后,“日向”号正式投入使用。“日向”号最多可搭载11架中型直升机,全长197米,排水量达1.35万吨,建造费用大约1050亿日元。“日向”号上装备了关键性防空设备FCS-3系统——一种小型的“宙斯盾”相控阵雷达系统。该舰还装备了“海麻雀”防空导弹、反潜鱼雷和两个“密集阵”近防系统。其飞行甲板从舰首延伸至舰尾,外形酷似航母,可同时起降3架直升机。“日向”号舰员总人数大约只有340人,自动化程度相当高。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这种超大型驱逐舰寄予厚望,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全维作战性能——它不仅可以搭载反潜直升机,还能搭载4架超大型运输直升机,承担超视距垂直登陆和两栖攻击等任务;由于情报搜集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大幅度增强,它还可作为联合舰队的旗舰使用。按照计划,日本政府准备在未来再建造3艘同级别的大型驱逐舰,这4艘“日向”级驱逐舰将用来取代2艘“榛名”级和两艘“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日向”号与航空母舰及两栖攻击舰确有一些相似之处,包括全通式飞行甲板和右舷布置的上层建筑。只要安装和英国“无敌”级航母类似的滑跃甲板,并配备美制F—35C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战斗机,这艘驱逐舰就能转为标准的“轻型航母”。换句话说,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将改装后的航母送上海战场。

“准航母型”直升机搭载驱逐舰将是未来日本海上自卫队“十·十舰队”的核心。它将担任舰队远海作战时的“司令部和浮动基地”,发挥其在反潜装备以及自动化指挥通信方面的优势,当美国海军第7舰队在西太平洋出现力量空白时起到“填空作用”,成为日本海上力量走向海外、进行远洋作战的重要工具。

另外,为增强日本海军的远程作战能力和两栖作战能力,日本于1998—2003年先后建造并服役了3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该舰满载排水量为1.3万吨,与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航母的1.34万吨相仿。该舰一次性可运载1000名陆战队员,可搭载6~8架CH-47运输直升机,或10架UH-60通用直升机,或10辆90型主战坦克。“大隅”级两栖运输舰采用前后贯通式飞行甲板,甲板上可以加装滑跃式的跳板,只需简单改装就可以起降“海鹞”之类的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该级舰甲板下的空间可以改装成机库,必要时还可加装舰载机的指挥控制导航等相关设备。因此,“大隅”级运输舰同样可以随时改装成轻型航母。

为适应“准航母”大型战舰不断扩大的海外军事活动对补给的新要求,日本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建造了2艘“摩周”级战斗补给舰。“摩周”级补给舰标准排水量为1.35万吨,满载排水量为3万吨,航速24节,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大型快速补给舰。

日本正是通过这种渐进方式,在技术上稳步积累建造和使用经验,从政策上逐渐突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和民众及周边国家的心理底线,为最终实现“航母梦”奠定基础。

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的精神,日本战后的安全战略一直是以“专守防卫”为核心,是一种被动式防御。冷战后,日本海上自卫队不断对其作战思想进行调整。20世纪90年代,海上自卫队确立了“广域防卫,洋上歼敌”的积极防御思想,并实施预先前置的防卫战略,以“遏制事态发生”或“早日排除事态”。2001年的防卫白皮书甚至公开宣称,一旦国家战略需要,日本将“对他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日本海军大力发展先发制人的作战力量,加快了进攻性武器的研发。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发展水平早已超出自身防卫的需要,具备了全球攻防的能力。

从21世纪开始,为应对“新型威胁”,日本海军加快了其远洋机动作战力量的建设。不断推动其舰艇装备向大型化、导弹化、远洋化发展,重点发展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和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准航母”大型水面舰艇,并注重加强海上巡逻装备的建设。日本军事装备建设向来注重质量,在装备发展上注重谋求技术优势,在国家雄厚经济实力的支持下,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装备已经跻身世界海军装备强国之列,反潜、扫雷和常规潜艇等装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并没有满足现状,近年来,海上自卫队更加重视信息战装备的发展,信息战能力不断提高。

日本不会放弃长期以来拥有真正航母的努力。日本是世界上较早研发航母的国家之一。1922年,日本建造的“凤翔”号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艘标准的航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建造了20多艘航母,一度横行海上,成为其野心高度膨胀的催化剂。在中途岛海战中,如果不是日本海军在作战方向上判断失误,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很难重创由山本五十六率领的日本舰队。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放弃进攻性武器,航母自然也在禁止范围之内。但是,日本拥有建造航母的技术和基础,再加上昔日称霸海洋的辉煌一直是其挥之不去的情结,日本国内几度出现要求重造航母的声音。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政府和军方曾紧锣密鼓地策划建造小型航母,只是由于美国与日本国内反战人士的反对,计划才被迫取消。但日本发展航母的意图从未消失过,只是改变了策略——不再直接提建造航母的说法,而是以发展大型运输舰、驱逐舰、护卫舰的名义,走上了拥有航母的实质性道路。199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艘拥有直通甲板的“大隅”号两栖运输舰服役,这是日本在追逐航母梦想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此后,“日向”号的设计全方位向真正的航母靠拢。日本正是通过这种渐进方式,在技术上稳步积累建造和使用经验,从政策上逐渐突破和平宪法的制约和民众及周边国家的心理底线,为最终实现“航母梦”奠定基础。

      1   2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