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字号:
伊斯坦布尔——横跨亚欧的港市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7 15:39  | 文章来源: 香颂

                                                     作者:车忱

拿破仑曾说过:“如果全世界是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它的首都肯定是伊斯坦布尔”。一句话,道出了西方对伊斯坦布尔这座融合了欧亚风情的古都的向往。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伊斯坦布尔成为一座重要城市。

我们知道,亚、欧两洲在陆地上主要以乌拉尔山脉和大高加索山脉为界,而在海上,主要以伊斯坦布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恰那卡莱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为界。两个海峡均在土耳其的版图内,它们连接着黑海和爱琴海、地中海。而根据有关国际法规,各国商船及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可自由通过这两个海峡(航空母舰除外)。伊斯坦布尔正坐落在伊斯坦布尔海峡两岸,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横跨亚、欧两洲且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著名港市。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全国商业、文化和经济中心,位于东经28°59′,北纬41°06′(纬度与我国锦州较接近)。城区面积约1539平方千米,欧洲部分(即海峡西岸)的面积比亚洲部分大,和土耳其的国土在两个洲的分布恰恰相反。一、二月份气温最低,5~7℃左右;七、八月份气温最高,23~27℃左右。四季湿度较大,也常常刮风。

伊斯坦布尔位于北安那托利亚断层附近。断层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有断层的地方较易发生地震。据记载,1509年,地震引起了海啸,海浪冲垮毁了防浪堤,海水灌入伊斯坦布尔城中,淹死1万多人。而在1999年8月,位于伊斯坦布尔东部的科贾埃利省发生的大地震造成了1万8千人死亡。20世纪70年代,伊斯坦布尔人口急剧增长,不得不建造大量民房。许多民房质量较差,且相距太近。地震一来,这些民房便成了人口大量伤亡的主要因素。

据考证,公元前5500年,已经有人类在今天的伊斯坦布尔亚洲部分活动。公元前667年,一些希腊人来到今天的伊斯坦布尔欧洲部分,并给这个地方命名为拜占庭。公元196年,在与罗马人的战争中,城市遭到极大破坏。罗马人随后重建了城市,这座城市的第一个繁荣期到来了。

公元324年,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取得一场大捷。6年后,他决定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城市随后更名为君士坦丁堡。395年,罗马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顺理成章地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因此,人们在谈到这个帝国的首都时,常常同时使用拜占庭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名字。

1204年,十字军进行第四次东征时,对拜占庭进行了大肆破坏。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欧洲部分的伊斯坦布尔,又被一条狭长的海湾隔成了东北和西南两部分。这条海湾,名叫哈利奇湾,又叫金角湾。东罗马帝国时代,金角湾是帝国海军的驻地。

1451年,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东罗马帝国已日薄西山,巨大的版图被蚕食得仅剩下拜占庭一座孤城,即金角湾西南的部分,而其城郊部分,即东北部,早已不受拜占庭控制。其中的加拉太地区被热那亚人占领。此时,它的近邻奥斯曼土耳其却正在向着鼎盛期高歌猛进。刚即位的穆罕默德二世首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王位的措施,接着便着手实现其先辈的梦想:夺取拜占庭。他同拜占庭周围的一些国家和政权,包括加拉太,达成了妥协,得到了他们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的承诺。在经过充分准备后,1453年4月,土耳其的军队出现在拜占庭城墙下。残酷的战争开始了。

1   2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