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字号:
寻觅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7 14:15  | 文章来源: 香颂

作者:郭贤坤

“蓬莱、方丈、瀛洲”是古史传说中三座神秘的海岛,这里“为神仙所居”,因此被称为“三神山”。相传三神山“山形如壶”,故又称“三壶山”或“蓬壶”。据相关史料记载:战国时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以及秦始皇等都曾遣人寻此神仙之地;汉文帝、汉武帝更是倾一国之力寻访“神仙与不死之药“,而这神秘的“三神山”却总是“可闻而不可见”。因此,千百年来在“神仙术”与“不死之药”的诱惑下,茫茫大海之中总不乏访求者的身影,而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又总会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与憧憬。“三神山”的影响似乎远不止于此,从两汉到明清,小说、诗歌、散文、雕塑、绘画、音乐、戏剧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有以“三神山”为表现内容的作品闻世。那么,“三神山”究竟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的呢?如果是真实存在的,那它们又在何处呢?

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有关“三神山”的信息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三神山”的传说最迟应形成于战国中晚期;“三神山”是古人的舆指方位,大致在今渤海海峡一带;整个传说有一个发生、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故事或传说内容上的丰富与完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增饰繁说而形成的。根据文献的记载,似乎可以描绘出传说中的“三神山”一个大致的方位,“三神山”处于“北海”、“东海”或“渤海”之中。那么历史上的“四海”又在哪里呢?

早期的“东海”或“北海”虽多为泛指,但却与齐国有紧密的地理联系,也就是说,“东海”或“北海”是齐地的大海;战国时期,“渤海”一词出现了。而“渤海”却是齐地的“东海”与“北海”的共称,也叫做“沧海”;“三神山”的传说,最迟应形成于战国中晚期。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古代齐北的大海能够为人们所熟知的海岛,只有今天的长岛(庙岛群岛)。一切神话传说,除了其固有的宗教与文学意义外,就其本质而言无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映。“三神山”的传说也是在一定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产生的,反映的也是人与自然一种认识关系。“海市”、“海孳”和“平流雾”是长岛地区特有的三种自然景观,由于这种景观奇幻而瑰丽,变化莫测,充满神秘色彩,很容易引发人们的种种联想。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人们知道这只是一种典型的大气物理光学现象,但对心智初开的先民来说,面对这一现象,在产生心灵冲击的同时,所能给予的解释,也只能是“神仙所居”或“蜃气”了,这或许正是长岛被称为仙山的因素之一。

1   2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