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梁斌
劳务输出的收益是可观的,有的公司外派船员向公司上交的收入正好等于全公司员工一年的人力支出。
从1980年开始,中国海员有了劳务外派的工作。80年代初,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轮船公司不得不转向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寻求海员。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为了给国家多渠道赚取外汇,中国远洋公司接受了外国轮船公司的劳务合同,派出了一批批海员到外轮工作,这不但给海员们个人增加了收入,也给国家创了汇,还带回了外轮管理的一些先进经验。
劳务输出的收益是可观的,有的公司外派船员向公司上交的收入正好等于全公司员工一年的人力支出,也就是说一百多名外派船工作的人挣的钱能够养活全公司几千号人,国家不用再支付其他费用。
头一批外派的只有普通船员,他们从家信中带回了在外轮上工作辛苦、外籍高级船员欺压中国水手的消息,加上合同中有“生老病死伤,船方不负责,船方有权随时解雇、处分”等条款,再派人时大家都不愿去。待第一批人回来后告诉大家,在外国船上,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英语好、大家团结,高级船员就不会太过分。加上他们带回了大把大把外汇,消除了人们的疑虑。于是海员们纷纷要求上外轮工作。公司也总结了经验,尽量争取全船船员都是中国人,一来好管理,二来高级船员能为国家挣回更多的外汇。
1986年一批中国船员被派到巴拿马籍的“POLO号”外轮工作。这艘船的船东是一家美国公司,老板是个台湾人。他要求中方在派人时一定要派最好的,干部船员必须大学学历、在本岗位做过一年以上、英语好,此外要通过他的面试,不合格者不用。公司按他的要求调集了24名精兵强将上该船工作。
船员们乘飞机经过十几小时的长途飞行抵达雅典,接他们的代理告知,该船已有18年的船龄,希腊已不准注册。老板刚从希腊人手里买过来,简单维修后就挂上巴拿马旗拉货。到了12月29号,原来船上的希腊船员早在前几天就回家过圣诞节去了,船上只有一个新加坡管理人。而船后天就开航,一切开航准备都得在48小时之内完成。听完代理的介绍后,船员们不由得愁上心来,一条旧船,没人交班,48小时后开航。这都是在国轮上没有碰到过的情况。来到船上,已是夜里11点了。大家谁也没睡,各奔各的岗位。新加坡的管理人姓李,矮个子,瘦瘦的,带着眼睛,一付盛气凌人的样子。他以前做过轮机长,可能是不放心中国海员老板才请他来的。经过两个不眠之夜的通宵工作,船上一切开航前的准备工作已完成,李先生眼中的傲气减少了很多。
类似的难题经常在“POLO”轮上发生。
开航后,船驶出了船厂进入地中海。但老板还没有找到货,船不知驶向何方。船员们把船开到一个安全的海区,等待进一步指令。待航第二天,大副负伤了,他一脚踏空磕在钢板上,眉间摔出了一个两公分的口子,血流满面,非缝针不可。船上药柜中有处理伤口的药和手术器械,在中国船上有专职医生,处理这种外伤很轻松,但在外轮上二副兼着医生的工作,但他只懂一点医药常识,而人脸上的血管和神经又很复杂,二副有些无从下手。幸亏船上有名服务员曾当过赤脚医生,他和二副商量后决定两人合作给大副进行缝合手术。由于对船上的药品不完备,只能不使用麻药进行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