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现役的护卫舰均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服役的新舰,其中16艘23型护卫舰的最后2艘仍在建造之中。尽管如此,英国已经着手其新一代护卫舰技术的前期研究。1994年,英国将其新一代护卫舰计划定名为“未来水面战舰”(FSC),拟研制全新舰体护卫舰,从2012年起,逐步取代现役的第3批22型护卫舰和23型护卫舰,总建造数为20艘。构想中的FSC为一种多用途平台。拟采用与45型驱逐舰、未来攻击型潜艇和未来航母通用的系统与技术,以降低费用,并吸引他国采购。FSC的一个选择型式是三体船型。英国沃斯珀•桑尼克罗夫特公司承担了三体试验舰的设计和建造。该试验舰取名为“特里顿” (Triton)号,已于2002年交付国防评估和研究局,以便开展研究与验证,为FSC的最终选型提供依据。“特里顿”号在续航力、经济性、生命力和稳定性方面会比常规单体舰有很大提高,其宽大的甲板可装载多架直升机和更多的武器与设备,但其总体结构的抗风浪能力尚待验证。
两栖战舰艇
由于采取分阶段保重点的发展策略,从20世纪60年代末“无畏”级服役至1998年“大洋”号直升机母舰服役,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海军除建造过一些小型登陆艇外,大型两栖舰船根本没有建造过,这让英国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吃足了无法进行大规模两栖作战的苦头,许多作战良机就此错过。“大洋”号的服役无疑是这种状况改变的开始。为了进一步加强两栖战能力,以实现其未来“联合作战”和“对陆攻击”的意图,1991年英国便决定建造2艘两栖攻击舰,首舰在1998年正式投入建造,取名为“海神之子”号,第2艘“堡垒”号亦正投建。该级两栖攻击舰满载排水量19560吨,可搭载3架“灰背隼”直升机,载运67辆辅助车辆、700余名士兵,4艘240吨的MK10通用登陆艇。该级舰建成后,与“大洋”级直升机母舰一起,使英国海军拥有欧洲最强的两栖作战兵力,一次拥有投入1个机械化加强旅的能力。此外至2003年底,英国已完成了全部12艘MK10通用登陆艇的建造工作,该级舰用于装备“海神之子”级两栖攻击舰。
军辅船
为了增加全球作战能力,代替已老旧不堪的探测船。在2005年之前,列入英国海军建造计划的军辅船主要有“回声”(Echo)级海洋测量船和“波”(Wave)级舰队油船。其中的“回声”级海洋测量船满载排水量3500吨,计划建造3艘,前2艘已经订购,2003年前建成。“回声”级是近几年来继“斯考特”(Scott)号大型海洋测量船之后的又一个重点项目,显示了英国重视新世纪之初海战场环境研究和海洋资源调查的意图。由于安装了大量新式探测与分析设备,其工作量是以前的10倍,而所用的时间仅是以前的1/4。而正在建造的满载排水量高达30300吨的“波”’级舰队油船,是英国海军为增强其全球作战支持能力而实施的一项计划。该级船首艘命名为“波骑土”(Wave Knight)号,第2艘为“波统治者”(Wave Ruler)号,现均已投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