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引出这样一个观点:基本生存资源的不足,比如淡水、耕地、能源以及矿产可能更多地成为未来引发人类武装冲突的要素。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在世界上已有不少因为争夺水资源而引发冲突的例子。
面积为1150平方千米的戈兰高地是叙利亚领土。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戈兰高地大部分地区一直被以色列控制着。叙以两军在戈兰高地上持续对抗了40年之久,其间两国也举行过一些和谈,但以色列始终没有放弃戈兰高地。究其原因,最主要是戈兰高地水资源丰富,数条河流注入太巴列湖,而以色列40%的用水要靠太巴列湖水源,因而戈兰高地被称为以色列的水库。此外,戈兰高地的农业和旅游业资源也对以色列具有重要意义。
从1983年以来,土耳其开始实施 “安拉托利亚水利综合工程”,旨在截取两河源头地带的水源,修建22座水坝和17座电站,灌溉其东南部180万公顷的土地并提供能源。1990年初,该工程的主要项目阿塔图克水库开始截流储水,结果使下游水量因此减少90%。土耳其拦截幼发拉底河的举动,激起了两个下游国家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多次抗议及以武力报复的威胁。1992年,土耳其和叙利亚之间的水源之争差一点酿成了该地区的一场全面战争。
而在1996年,非洲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两国间的关系也因为纳米比亚的引水计划而出现紧张局面,原因是纳米比亚计划修一条管线从两国共享的奥卡万戈河将水引至纳米比亚的东部。
由上述这些例子就可以看出,对水资源的争夺已经开始成为新的引发战争的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愈加明显,对耕地、能源、矿产等等生存资源的争夺将有可能再次爆发成为引发战争最主要的因素。
一些专家从而警示,温度、降水等气候变化能极大地减少农作物、牲畜及饮用水的可使用量,这些资源的短缺将引发人类的生存资源争夺战。全球变暖造成气候的异常,将带来粮食及水资源的短缺,从而会激化冲突。数位美国退役高级军官也于4月发表了类似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威胁国家安全,并预言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引起的难民潮以及饥荒瘟疫等等会引发战争。
不过,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近出台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的报告,报告作者之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威廉?伊斯特林教授指出,气候变暖有可能改善高纬度地区的环境条件,而不利于其他地区尤其是热带地区,所以全球变暖的结果是得与失的问题。他说,除非国际政治秩序及世界市场崩溃,否则全球战争不可能爆发。当然,全球资源分配的变动将“加剧国际紧张关系”。以巴以冲突为例,以色列垄断这一地区的水资源,以保持优势地位。“资源成为巨大的政治工具”,伊斯特林认为,气候与战争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但这种相关性并不是指温度变化就导致战争增多。
但是,由于气候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复杂系统,很难说温度升高就会改善高纬度地区的环境。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在全球引发了一系列的水旱灾害;从欧洲到南美洲,从非洲到东南亚,全世界的气候都出现了异常。伊斯特林关于“全球变暖是得与失的问题”的观点有待商榷。
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也称,石油危机会导致全球性的冲突。几十年前石油就已经开始成为政治工具,欧佩克组织建立的初衷就是众多出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为了赢得自己的政治空间和在国际舞台上说话的权利,用石油为武器与西方对抗;而俄罗斯近年来的“能源外交”也让俄罗斯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把石油作为政治工具所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在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工业化国家有可能会因为石油的供应减少而争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