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及日本等国家辩称,具体的量化指标不应在刚刚启动磋商时就匆匆决定,而应该等到两年谈判期结束。印度则要求修改路线图,以强化对发达国家的要求,在技术上帮助穷国限制排放,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对此,美国代表团团长、副国务卿葆拉•多布里扬斯基表示反对,结果招致会场一片嘘声。与会代表纷纷将矛头指向美国,南非代表称多布里扬斯基的干涉“既不受欢迎也毫无根据”。
在最后一刻,多布里扬斯基终于宣布美国放弃坚持,从而使巴厘岛路线图峰回路转,以达成共识的方式获得通过,会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掌声一片。但是问题的焦点仍然集中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身上。
《京都议定书》温和地要求37个工业化国家在未来五年里将温室气体平均排放水平降低5个百分点,但是美国一直都未签署《京都议定书》。美国之所以一直以来反对联合国气候协议进程,关键在于《京都议定书》的强制性减排指标将发展中国家免除在外。这个问题的转机也许只能寄希望于2008年美国大选产生的新总统了。许多环保主义者都希望新总统能够比布什更坚决地支持强制性减排计划,有意愿去自觉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任务。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巴厘岛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取得突破表示欢迎。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专门机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负责人德布尔表示,巴厘岛会议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工作。会议所通过的行动计划设定了一个向前推进的雄心勃勃的议程,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贡献;这一计划同时也平衡了各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直接需要。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指出,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尽量推卸自己的责任,不愿意承担进一步的减排指标,此外欧盟未能坚持将排放指标纳入路线图也使发展中国家倍感失望。但同时,中国代表团对于路线图启动新的谈判进程表示满意。
苏伟表示,中国希望巴厘会议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能够取得一个进程,能够就进一步加强公约的实施,包括《京都议定书》下一步能够继续存在下去,能够继续规定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样的话启动这个进程能够讨论有关的问题:适应的问题,减缓的问题,技术转让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作为第一步来讲,能够启动这样的进程是非常重要的。
参加巴厘岛会议的20个联合国机构、方案、基金共同宣布,将致力于使整个联合国系统在未来以多种方式抵消产生的温室气体,实现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总体为零。
而2007年12月2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2006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显示,贸发会议在一年中相当于排放了3348吨温室气体,其中90.8%是由于航空旅行所致。这份清单由专业人员按照联合国环境管理小组建议的方法制成。贸发会议是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中第一个公布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机构。
贸发会议秘书长素帕猜表示,贸发会议将制定出一项减缓和抵消本机构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并在2008年3月以前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以逐步实现对气候变化零影响。个人、企业和机构在日常活动中会直接和间接产生温室气体,人们可以计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通过实施保护环境、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或为这样的措施提供资助来抵消这些温室气体造成的影响,从而实现对气候变化零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