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全球变暖 字号:
海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9:11  | 文章来源: 香颂

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是生活在沿海冰层下的海豹,它们觅食的方式是,沿着浮冰爬到冰层上海豹的呼吸孔旁边守候。一旦海豹露头呼吸新鲜空气,北极熊就猛扑过去,将之捕食。全球气候变暖,冰层变薄,无法承载北极熊沉重硕大的身躯;北极熊的捕猎期随之缩短,这就迫使北极熊不得不到离海岸更远的地方去觅食,寻找能够承受它们体重的冰层。

在地球冷暖交替的变化中,欧洲是跳跳板的最远一角,暖得最快也冷得最快;如果全球持续变暖,全世界都将变得温暖异常,包括西伯利亚地区,而偏偏欧洲变成了北半球的寒极,取代了今天西伯利亚的地位,这种趋势说到底就是因为格陵兰和北冰洋的海冰持续融化的结果。

现在我们要讲述全球变暖以及海洋对此的响应。这就意味着,讲述的前提是承认“全球变暖”已经是一种不争的事实。但我们的感受是在经历了一个确实比较暖和的冬天以后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寒冷的春天;而一些异军突起的媒体开始发现一些“全球不是变暖而是骤冷”的科学理论。这里我们抛开理论是非的争议,心平静气地谈一些现象、知识、观察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或大或小的联想。而海洋以其巨大的储存和释放热量的能力,深刻而长期的记录着气候系统的变化,这种记录客观而具体,没有政治立场的选择也没有学术做秀的需要。在海洋中能够找到的全球变暖的信号,带给我们一些现实的思考。

海冰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气候的扰动最容易从两极海冰的变化找到信号。在地球冷暖交替的变化中,欧洲是跳跳板的最远一角,暖得最快也冷得最快;如果全球持续变暖,全世界都将变得温暖异常,包括西伯利亚地区,而偏偏欧洲变成了北半球的寒极,取代了今天西伯利亚的地位,这种趋势说到底就是因为格陵兰和北冰洋的海冰持续融化的结果。有一定地理常识的人可能会发现,尽管北欧和北美所处纬度差不多,但是气候却相差很大,前者比较温暖,后者则非常寒冷。举例来说,挪威的博德(位于 67°17′N,14°25′E )1月份平均温度为零下2摄氏度,7月份为14摄氏度;而阿拉斯加的诺姆 (位于 64°30′N,147°52′E )1月份平均温度为零下15摄氏度,7月份为10摄氏度。显然,地处北欧的博德要温暖得多,特别是在冬季。这一切,要归功于“北大西洋输送带环流”的贡献。那么,什么是“北大西洋输送带环流”?它又是如何影响北欧气候的呢?

北半球世界大洋的表层,受风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副热带都存在一个巨大的顺时针涡旋,被称为“副热带涡旋环流”,它是大洋表层“风生洋流”的一部分。对于北大西洋,亦是如此。来自热带的温暖的表层海洋,通过很强的向北的墨西哥湾流,达到了北大西洋副热带涡旋环流的西端。如果像太平洋那样,沿着副热带涡旋环流,墨西哥湾流向北伸展的距离将不会很远,对北欧气候也就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北大西洋的情况,却和太平洋大不相同。

1   2   3   4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