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极地 字号:
见证建站“昆仑”的艰辛(下)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4:39  | 文章来源: 香颂

撰文/田小明

“不许跳车”

沉车事件的发生,给本来就时间紧迫、动力紧张的内陆队雪上加霜。雪地车太重没法空运,如何安全运送另外两辆雪地车上站就成了最大的难题。考察队与俄罗斯进步二站联系,于12月9日进行专家冰情会商,10日又运用探地雷达、冰面钻探等科学手段联合进行海冰深度、结构调查,最终确定了一条相对安全的冰面卸运路线。11日凌晨,两辆雪地车分别由内陆队副队长夏立民、机械师曹建西驾驶,从“雪龙”船所在的位置出发,沿确定好的路线向中山站方向前进,经过3小时的冰面艰难行进,于凌晨4时平安到达中山站。

夏立民、曹建西他们出发的时候我没敢去现场,因为和他们同在一栋楼里上班,真忍不下心。但他们出发后,我就来到驾驶室,等待着也聆听着两位驾驶员的每一次通话。听着过冰缝时夏立民对曹建西不断的提醒,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徐霞兴那一幕总在眼前出现。

心提得最紧。雪龙船驾驶室里负责指挥的糜文明再次让夏立民报告距离中山站的距离:700米!糜文明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而杨惠根的脸色依然严峻,其他人也一样。

“500米”,对讲机传来夏立民的报告。之后,好一阵没有声音,死一般的沉静!500米,平常在我们看来轻松的一个距离,那一刻变得那么漫长。对讲机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徐霞兴前进了约300米就出了事,这回,他们已经行进了20多千米,只有那么一点了

突然,对讲机里传来夏立民的声音:“曹建西,到这地方就不许跳车了啊!”那语气是轻松的,让人放心的。接着又传来夏立民的声:“到了我们的码头了!”糜文明再次与夏立民通话:“夏立民,报告你们的方位。”“糜处,我们已经成功到达中山站!能看见他们敲锣打鼓欢迎呢!”等在一旁的孙军接过话筒:“夏立民,我是孙军,我们开始抽你的喜烟了啊。”话筒传来夏立民轻松的声音“我什么时候又结婚了啊?”。

驾驶室已是一片欢笑。杨惠根拿起话筒:“夏立民,我代表临时党委和全体考察队员,向你们表示真诚祝贺,你们完成了一项最艰难的任务,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谢谢领导,内陆队的队员,应该的”,是夏立民的声音。而秦为稼副领队则静静地站在一边,杨惠根叫他通话,他摆摆手,不说了。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体味这一特殊的时刻。

1   2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