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阿娜到底在这一条“海洋超级高速路”上承担着一种怎样的角色呢?正如基金会的卢埃林说:“阿娜不同寻常的海洋之旅显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正在付出的努力。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像海龟等海生物的秘密生活,进而设计海洋保护区网络,能够保护各类海洋植物和动物生命,使它们能够长寿。”
大多数的海龟习性研究都是在其筑巢沙滩上进行的,而海龟生活90%的内容,包括觅食、交配和迁徙等行为均在海洋中进行。而其高度洄游的习性,以及在不同的、相隔数千里的海滩间往返产卵和取食的原因仍然困惑着人类。而想有效地保护其种群的完整,特别是要充分保护海龟的栖息地的努力,必须要以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人们必须了解它们的迁徙模式、在海上的行为、海洋栖息地的位置,以及利用不同海龟在栖息地和迁徙路线上的差异,来分析不同海龟种类的特征以及它们与迁徙途径之地生物之间的关联性。
卫星遥测技术正在逐渐帮助人们揭开了海龟秘密生活的神秘面纱。一种小型的低功率平台发射机终端连接于捆绑在龟背上的微型处理器中,通过跟踪动物的极地轨道卫星实时跟踪海龟的迁徙行程。这一听起来极为容易的定位技术在运用上绝非易事。通常,卫星信号只能对地球表面上的移动物体进行跟踪,但是,海龟却经常要下潜到1230米的深度寻找食物,即使大多数时间它们会停留在不超过250米的海洋深处稳稳地前行,但是对于卫星来说,只有等到海龟把背部露出水面时才能开始自己的正常工作。
1980年,一篇发表在美国《海洋渔业评论》上不足千字的短讯记录了卫星追踪海龟迁徙时最初的情况。该短讯的起始句为“卫星跟踪海龟是在上一次跟踪北极熊实验的鼓舞下进行的”,这显露出当时人们正开始对使用卫星技术追踪野生生物抱有极大的兴趣。短讯记录了在1979年10月16日至1980年6月15日之间,研究人员使用当时常用来测定船舶运动的卫星成功跟踪了一头重212磅的海龟,追踪行程800海里。该海龟背着一台固定发射机从密西西比州格尔夫波特南面出发,然后向南到密西西比河,从路易斯安那外海进入得克萨斯州,最后再向南进入了墨西哥湾海区。龟壳上的发射机每隔4天发射一次信号,这些信号由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中心接收,然后用计算机进行处理。该短讯对此的评论是“卫星跟踪海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海龟会进入人类难于接近的自然界,而且其他技术都不可能在如此大范围内进行跟踪。了解海龟的洄游路线能使海洋渔业署更好地确定其摄食、筑巢和交配区,从而制订海龟资源管理的政策。”
近些年来,似乎越来越多的海龟背上了一个“小包袱”。2008年,美国科学家详细公布了一只棱皮海龟远途迁徙的整个过程。他们在印度尼西亚巴布亚岛为一只雌性棱皮海龟绑上了标签,对其前往俄勒冈海岸觅食地的行程进行了跟踪。这只雌性海龟途中进行了647天的旅行,行程约为纽约至洛杉矶间往返距离的2倍,创造了海龟行程最长的记录。美国科学家们使用传感器来跟踪棱皮海龟的迁徙旅程,以海洋状态数据展现其迁移路线。这些数据包括利用人造卫星收集的实时洋流动态图。科学家们努力向人们揭示了婉蜒曲折的海龟迁徙路线与当地海洋条件之间的关系,这对美国海洋渔业局制定政策减少深海捕鱼给棱皮海龟带来的致命威胁提供了参考。
2009年开年,海龟阿娜平静地在澳大利亚西部海岸的沙滩上晒着太阳,它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本能的迁徙路线被人类称为一条安全的“海洋超级高速路”。由于在这条路上几乎生活着世界上所有的海洋生物物种,人类可以在这里见到全世界大部分的海洋居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和保护这条“高速路”的完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