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鲸与海豚 字号:
观鲸事件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3:01  | 文章来源: 香颂

现年50岁的布加迪•休斯顿居住在美国内陆的荒漠地带,但这并没有阻止他拥有探索海洋的激情。作为盐湖城一家音乐制作公司的业主,5年前,他和一个朋友合伙买下了一家潜水用品商店,这样他就有理由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到海洋世界中。随着几个孩子长大成人,离家自立门户,夫妇俩决定到加勒比海进行一次梦寐以求之旅——在自然环境中与座头鲸做一次“亲密接触”。

在鲸类王国里,座头鲸可谓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海中灵物”。它们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及其边缘海域。座头鲸的背部向上弓起,背鳍很短小,胸部鳍状肢窄薄而狭长,经常挥舞像鸟翼一样的胸鳍拍打击水,在海面做出各种精彩表演,因此又有人叫它们“巨臂鲸”、“巨翼鲸”。座头鲸智力出众,叫声悦耳悠扬,生物学家赞其是海洋中最杰出的“歌手”。早在几年前,布加迪就召集了16位友人以及游客,准备前往“银岸”,每人计算出的费用大约是5000美元。由于“银岸”是一个旅游圣地,每次进入的人数有限定,所以这个旅游团队等候了几乎3年,才于几天前乘飞机来到多米尼加,并转而上了这条游船。这些人包括布加迪的朋友,39岁的布丽基特•塞威尔和她的丈夫;47岁的盖里特,一个潜水爱好者,他这次准备用摄像机将座头鲸的活动拍摄下来。此外,布丽基特的父亲道恩•布赖克威尔德和母亲简尼特也随团而来,他们俩是这个团队中年龄最大的。

第一天早餐后,旅游团的每名团员带上呼吸管,分成两组,乘充气艇前往8千米外的海面。那里有一片鲸类繁殖区。每年秋季,座头鲸就会花费数月时间,从遥远的北极海域洄游到这个亚热带水域交尾、生育和“教育”幼鲸。布加迪和他的小组每天要在这里待上3到5个小时,他们俯卧在碧绿的海水中,观看鲸类在水下游动。起初,与这些海洋哺乳动物这样近距离接触让他有点紧张,“因为它们真是如此巨大”,他说道。不过渐渐地,他开始变得放松起来。“我们慢慢感到很自在”,简尼特说,“人们很容易就忘却了这些生物是多么强大。”

意外发生了

观鲸假期的最后一天到了。布加迪和同伴们仍在尽情享受着浸泡在海水中的乐趣。“瞧,一头幼鲸!”布加迪指着一头在充气艇旁喷水的、体型较小的座头鲸兴奋地说。一个星期以来,他和旅伴们一直想贴近一头幼鲸做一番观察,此刻,在他们这次假期的最后一次潜水期间,机会似乎到了。一头母鲸带着它约6 米长的幼鲸在水下漂游。不远处,还有一头雄鲸伴随着,想要与雌鲸交配。时间已到了下午5时,在夕阳映照下,洋面上闪烁着一片晶莹的波光。

布加迪和其他几个人戴着面罩,穿着鸭脚板,悄悄在水中肩并肩地排开。一个星期以来他们就是按照被教授的这种方法观看座头鲸的,既不分得太散,也不太靠近。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们跟随着这几头鲸拍摄了多张水下照片,而雄鲸发出的忽高忽低的歌声更是令人陶醉。当座头鲸母子静静悬浮在水中,进入睡眠状态时,幼鲸就呆在母鲸的背上,母鲸每隔5 秒将它带到海面呼吸——此时,他们距离这对座头鲸母子约6 米。

在一阵兴奋的情绪支配下,本来排列整齐的观鲸队形乱了。简尼特•布赖克威尔德忽然发现自己离那头幼鲸只有10厘米,于是她伸出手轻柔地抚摸了一下幼鲸,然后将头探出水面,大声叫道:“简直难以置信,我摸了幼鲸!”幼鲸的身躯在她的手掌下滑动着。“它好像很喜欢我摸它!”她看到布加迪和凯瑟琳就在不远处。

正当简尼特准备后退时,水下突然泡沫翻腾,她与休斯顿夫妇都被水流推到了两头鲸的上方。显然,母鲸和幼鲸要上浮。“我们被一阵涌流卷向了睡眠中的座头鲸”,布加迪说道:“我们惊动了幼鲸,并把母鲸也弄醒了。”布加迪伸出双手,想挡在幼鲸前面,然而这种行为就好像阻止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车,毫无可能。母鲸突然掀起它4米多长的巨大尾部,猛地打在布加迪的右腿上,随后在尾部沉入水中时,又从简尼特的左边臀部一直刮到头部。

当凯瑟琳在翻腾的水流中被推出6、7 米后,布加迪却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往下沉,而大腿有种撕裂的疼痛感,就好似有人用剑在刺他。他看到自己的右腿还连在身上,但却被扭转了一个方向。鲸尾的那一击使他的大腿骨折,大腿像麻花一样折成两段。不过令人惊诧的是,他的股动脉并没有被折断,否则他将在数分钟内流血而死。在仅靠手臂划动的情况下,布加迪挣扎着游了3 米上浮到海面。凯瑟琳哪里去了?他忍着疼痛,困惑地扫视四周。难道她也被撞到了吗?“哪位来救救我?”布加迪一边高声呼叫,一边划动双臂,力图浮在海面上。

      1   2   3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