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译/闻一歌
“突然间,它们出现在了大西洋,就犹如在夏威夷看到了北极熊。”
随着我们乘坐的6米长潜水用船在巴哈马岛晶莹剔透的海面轻柔地荡漾着,我花了最后几分钟调整了一下我的潜水面罩和水下呼吸管。我一会儿就要跟着海洋生物学家马克·赫克松作一次潜水和搜寻,并捕捉一条狮子鱼(也叫蓑鲉)。这种鱼之所以被称为狮子鱼是因为它风扇状的鳍很像狮子的鬃毛。在下水之前,赫克松提醒我,“如果发现了狮子鱼,要保持距离。这些小家伙拥有很强的爆发力,它的毒刺如果扎到你,会让你去住医院的。到最近的医院也得乘飞机去。你是否再考虑一下?”我之所以来到巴哈马与赫克松度过这段时光,是因为他在这里的调查很可能会探明“迄今为止最具灾难性的海洋生物入侵事件”。他与其他研究人员正在想方设法阻止红色狮子鱼——一种非本海域鱼种,在加勒比海和其他大西洋海域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
赫克松解释说,10年前,在大西洋海域,狮子鱼的踪迹几乎无处可觅。这种有着褐紫红色条纹,体长30厘米的漂亮热带鱼,身上半透明、羽毛般的一根根鳍中,隐藏着针状的、含有毒液的刺。它们原本生活在距离加勒比海16000千米之遥的印度洋和太平洋。“突然间,”赫克松说道,“它们出现在了大西洋,就犹如在夏威夷看到了北极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