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上午,国家海洋局与教育部在北京大学举行签字仪式,合作共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中山大学17所高校。此举将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海洋人才队伍。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代表两部门签署协议。
孙志辉指出,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决定合作共建北京大学等1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同推动海洋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喜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开创意义的一大盛举。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国家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海洋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基础在教育,关键靠人才。只有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尽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海洋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提升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科技创新水平。共建协议签署后,国家海洋局将对共建高校的海洋特色学科建设、海洋科研项目立项、海洋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袁贵仁指出,海洋事业的振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科技的支撑。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造高水平研究成果的重要基地,理应成为我国科技兴海战略的生力军。长期以来,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署新协议,吸纳更多的高校加入共建,就是要将双方的合作推向一个更宽广、更紧密、更稳固、更深远的新阶段。通过新的共建,进一步提升共建高校海洋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推进高校涉海学科建设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根据共建协议,国家海洋局和教育部将本着务实、高效、互惠、双赢的原则,共同推进高校涉海学科建设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教育部将进一步推进共建高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大力发展海洋教育,支持共建高校涉海学科及相关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平台建设,促进涉海及相关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发展。国家海洋局将把共建高校涉海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纳入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支持共建高校与国家海洋局局属单位开展科技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使共建高校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建高校将积极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承担各类人才培养、培训任务,主动开展海洋战略、产业经济、政策法规等方面研究和科技难题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