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圈的是资源
科学家们已经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海底图画”:4万千米长的大洋中脊首尾相接;无数“黑烟囱”喷发出的金属硫化物堆积成了海底矿床;广袤的海底盆地分布着大量金属结壳,那里是人类最后的资源宝库。在这种情形下,资本家看到了财富。深海石油及海底表面各种结核矿物的储量,足以使地球上的工厂运转数个世纪。2010年进行商业性开采,早已成了一些大公司的目标。军事家抓住了机遇。谁先抢夺深海,谁就会在未来的海战中赢得主动,同时对陆地和太空形成强力的威慑和制约。政治家看重的无疑是权力。占据地球表面积近一半的国际海底区域,是这颗星球上最大的政治地理单元。然而这最后一片“未被占有”的区域,至今只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
人类对海洋,始终是热爱又敬畏的。20世纪下半叶,随着深海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深入地对海洋底部的无尽资源展开探索。石油、天然气水合物、锰结核、热液硫化物……而同时,世界各国对这些资源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占有丰富海洋的渴望与探索生命起源的热情,使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轮“蓝色圈地运动”。
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35年加倍的速率不断增加,有限的陆地空间对人口和社会增长的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海洋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后选择。由于海洋的特殊性质,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着无穷尽的自然资源,还通过各种调节作用改变全球的气候环境。而随着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全面开发,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2001年的5月,联合国缔约国大会的文件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在多方面对世界历史进程发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经过“蓝色圈地运动”,超过1亿平方千米的海域成为各沿海国家的管辖海域,沿海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开始向海洋扩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世界各国在海底中争夺最激烈的资源就是石油。“2007年8月,俄罗斯北极科学考察队出动深海潜水器,在北极点下潜至4000多米深的海底,安插俄罗斯国旗,这是为什么?德国宣称要造世界上最大的深海钻探船深入北极,这是为什么?加拿大、美国和丹麦都对北冰洋虎视眈眈,这又是为什么?”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蕴藏在深海的无穷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