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时,凡尔纳背着家人报名上船当见习生,准备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他的父亲赶到了下一个港口将凡尔纳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不得不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时,凡尔纳前往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偶然的机会,凡尔纳认识了大仲马,并向其学习写戏剧,这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毕业后,他更是一门心思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他不得不在贫困中奋斗,以读书为乐。他十分欣赏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得以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戏剧。比如大仲马是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这时凡尔纳发现,只剩下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
于是凡尔纳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试验,创作出《冰川上面过冬》等作品,但未发表。1856年凡尔纳乘火车来到北部城市亚眠,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凡尔纳与她一见终情,继而结婚。接着凡尔纳搬家过去,从此开始认真创作。其时29岁。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先后联系了16家出版社,但无人肯为他出版。凡尔纳一气之下,将书稿投入火中,幸好被妻子抢救出来,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之结下终身友谊。赫茨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一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每年出版两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开始成熟,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创作出《80天环绕地球》《太阳系历险记》(中译《大木筏》)《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随着声望的提高,凡尔纳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
儒勒·凡尔纳作品的巅峰之作是《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让读者登上“鹦鹉螺号”,以平均12千米的时速,在将近10个月的海底旅行中,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程中高潮迭起,有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 击退土著人的围攻。主人公尼摩船长拥有的一切就是大海。“在海岸上我感到生命在战栗颤抖,而在大海这片无边无际的沙漠中永远也不会孤独。大海承载着一种超自然的、不可思议的现实,大海是感情和爱,这就是生机勃勃的无限……可以说,地球上最先形成的是海洋,谁知道当地球消失的时候最后剩下的会不会还是海洋呢!大海就是至高无上的宁静。”
在浩瀚的大海中,儒勒·凡尔纳吧他的理想完整地保存在海底,把他的希望浸泡在海水中,并染上了生活的味道。他曾经说过:“世上所有伟大的事情都是靠过分的期望来完成的。”就这样,他给这部新奇的小说定下了基调。在《海底两万里》中,思想没有边界,追求力量的信心没有止境,渴望梦想的权利无法被禁止,个人反抗的权利既用不着空谈,也不需要借口,对幸福的呼唤既用不着托词,也不需要任何解释。
凡尔纳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创作减少并进入衰弱期,其《卡尔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传性,表现了生活中隐秘的侧面。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24日失去知觉,25日晨8:00去世。1905年3月28日大出殡,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