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有什么其他的迹象能说明章鱼聪明吗?
章鱼会玩,而玩是聪明的动物特有的活动。在西雅图水族馆,我和同事罗兰德•安德森发现:章鱼会在厌烦的情况下开始玩。我们给了章鱼一个空的水箱和一个漂浮的药瓶,等着看会发生什么。开始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第四次试验开始后,两只章鱼开始进行我们称之为“玩”的活动。其中一只向药瓶喷了一股水流,结果药瓶随着水流在水箱里翻转,然后又回到章鱼面前。这两只章鱼按次序玩了20多次。那确实正像我们人类拍球的时候一样:你在拍球时,不会想要扔掉球,而是会尝试可以用球来做什么。
章鱼也有个性,我们像研究人类的个性那样,用同一种机制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想弄清楚:在一天之内,章鱼在不同情况下会遇到哪些情况?它们是又怎样应变的?我们把章鱼置于三种普通的环境下:预警(打开水箱上的盖子)、危险(用试管刷碰触章鱼)和喂食(喂章鱼一只螃蟹)。这个研究花了一段时间,因为我们测试了33只章鱼,每只的测试时间为两个星期。我们发现了三个方面,并分别命名为:活动性、反应性和回避性。回避性是指是否害羞;活动性是指积极还是被动;而反应性表示情绪受到干扰或者波澜不惊。章鱼的个性混合了这三种特性。我们没有把研究推进下去,但是在澳大利亚有一位已经毕业的研究生还在进行研究,并将范围放在讨论章鱼的哪种个性对生态产生了影响。
4. 章鱼有大脑吗?
软体动物的神经系统有一束成对的神经节(一簇神经细胞)。在蛤蜊或蜗牛这类动物体内,这些神经结不是很大,分布于全身。它们位于不同的区域,控制着不同的功能。而章鱼、鱿鱼和乌贼这些头足类动物在这方面很独特——它们所有的神经结集中在一起,形成了统帅全身的脑部。更为独特的是,这个发达的脑部有两个区域是专门用来进行记忆存储的。与其它软体动物相比,头足类动物不仅脑部更大更集中,而且其脑部有了专门用于学习的区域。这种情况和我们人类是一样的,不过它们的脑跟人类相比又完全不同。
从无脊椎动物的标准来看,这个脑很巨大,但是从脊椎动物的标准来看就显得小了。有趣的是,章鱼大约有1/3的神经元(神经细胞)在大脑里。它们的触腕上有庞大的神经系统,每一只吸盘都由一个神经节控制着,所以很大程度上章鱼通过腕足上的神经系统来实现就近控制。作为人类,我们因为能钳状抓握(用拇指和食指抓握)而感到自豪,而且认为钳状抓握是我们能够成功利用环境的原因。而章鱼能把吸盘的两侧合拢在一起,形成一个钳状抓握。每个单独的吸盘都可以这样,所以章鱼可以同时进行一百次钳状抓握。
5. 你认为为什么章鱼进化出了这么大的脑部?
或许因为热带珊瑚礁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环境。有很多种生存境况,种类繁多的捕食者和猎物,如果你不披上盔甲,那就最好变聪明点。章鱼已经踏上了聪明之路。而且,我们说哺乳动物的智力是在社会环境中进化的,但很明显,章鱼是独居的生物,它们的智力得到进化的原因是为了解决生态问题。
6. 在水族馆里,章鱼经常惹麻烦吗?
章鱼非常强壮。事实上,除非你非常幸运,否则不可能让一只章鱼一直呆在水箱里。早期的一个研究人员说,如果你把一只漂浮的温度计放到水箱里,它能在里面漂五分钟,然后章鱼就把它完全给拆了。我回想起读过的一个故事,是关于某人造了一个遥控潜水艇,并让潜水艇在一个巨大的水族箱里游荡,结果被章鱼抓住了,逐渐拆成了零件。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来自100年前的英格兰布赖顿水族馆,讲的是那里的一只章鱼在晚上没有人看守的时候,从它的水箱里跑出来,进入隔壁的水箱,吃了一条圆鳍鱼,又回到自己的水箱里,一直在那里待到第二天早上。水族馆以前丢失过几条圆鳍鱼,因为这件事,他们明白了谁才是“罪魁祸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