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生态
地质与地理
资源与环境
气候与灾害
权益与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海洋世界>> 鲸与海豚 字号:
溯古话鲸
海洋世界 | 时间: 2010-06-12 13:05  | 文章来源: 香颂

撰文/陈万青

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

——苏轼《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在分类学上,鲸属于哺乳纲、鲸目。鲸的身体呈纺缍形,颇似鱼。前肢鳍状,后肢退化,尾末有水平尾鳍。胎生,哺乳。皮下脂肪很厚,以保持恒定体温。无外耳壳,听觉灵敏。鲸分两类:一类口内无齿有须,称为须鲸。须鲸体型巨大,主要包括蓝鲸、座头鲸、露脊鲸等。另一类口内无须有齿,称为齿鲸。齿鲸主要以鱼类和头足类为食,包括抹香鲸、虎鲸等。

绝高为之京

汉代许慎的《说文•鱼部》中解释说:“鱼畺,海大鱼也。从鱼畺声。”《汉书•杨雄传上》:“乘鉅鳞,骑京鱼。”颜师古注:“京,大也。或读为鲸。鲸,大鱼也。”《文选•左思〈吴都赋〉》:“鲸从京,京大也。亦京观之义欤?不唯水族畏之而已。”《尔雅•释丘》:“绝高为之京”。京意味着大得无与伦比,海洋里大得无与伦比的动物被称为鲸。《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突兀孤游,嗡波则洪涟踧踖,吹涝则百川倒流,巨鳞刺云,洪须插天,头颅成岳,流膏成渊。”

吞舟之鱼

鲸体型巨大,古人认为它能吞舟。唐代韩愈在《海水》中写道:“海有吞舟鲸,邓又垂天鹏。”辛弃疾亦有诗句:“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清代王锡的《哀海贾》中说:“吞舟多长鲸,载山有巨鳌。”巨鳌是古代传说中的大鳖,能载山而行。《文选•左思〈吴都斌〉》:“长鲸吞航,修鲵吐浪,言其为患同也。”《古今注》云:“鲸,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千丈,一生数万子,常以五六月间就岸边生子,至七八月,导从其子还大海中。鼓浪成雷,喷沫成雨。水族警异,一皆逃匿,莫敢当者。其雌曰鲵,大者亦长千里。”《秘阁闲谈》:“李崇矩见海上沙岛有大鱼,剖其腹,得一艇船兼三死人,衣服犹备。”《东轩笔录》:“鱼不知舟在腹中,其乐也融融;人不知舟在腹中,其乐也泄泄。”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借鲸来描述饮酒者的海量:“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唐代,人们依梵语将鲸音译为摩迦罗鱼、摩竭鱼等。《一切经音义》卷一:“摩迦罗鱼,亦言摩竭鱼,正言摩迦罗鱼,此云鲸鱼,谓鱼之王也。”《慧琳音义》卷四十一:“摩竭,海中大鱼,吞啖一切。”明代胡世安《异鱼赞闰集》:“摩竭大鱼,罟(渔网)师莫干,瀛渊角鼻,可与齐观。”

1   2     


[我要纠错][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网站维护制作:海洋出版社 《海洋世界》杂志社 中国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邮编:100081
稿件联络信箱:oceanworld@gmail.com 网管信箱:fengz@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