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徐建鹏 郭猛
植物?动物?
看看这只海洋小精灵,它警惕地竖起两只“耳朵”——在这一瞬间,它是不是活像一只蹲在地上竖着一对耳朵的小花兔呢?其实这就是罗马文献中描述的神奇海洋精灵——海兔。日本人称它为“雨虎”。事实上,它和我们常见的兔子亲缘关系很远,它是一种软体动物而不是哺乳动物。它头顶的两个可爱的突起也不是“耳朵”,而是触角。这两对触角分工十分明确,前面一对稍短,专管触觉;后一对稍长,专管嗅觉。
不过千万不要仅仅因为它的名字——海兔——就认为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动物。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詹姆斯·哈特曼公布了一些海兔研究的情况。哈特曼发现,这个小家伙的身体酷似一个小型的光合工厂。大部分时候,它根本不需要摄食,只要在光线充足的浅海中晒晒日光浴,就能利用体内的色素合成出足够的食物。
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是划分动物和植物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典型的动物体内是不存在光合作用色素的,所以动物需要吃掉其他动物或植物来获取维持生命的有机物;植物则不然,一株典型的植物可以依靠自身的叶绿体,利用周围环境中的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复杂的有机物,为自身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海兔可以利用自身的色素合成有机物并获得能量,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其分类呢?
|